最近,都市剧《欢乐颂3》正在热播,该剧讲述五位女性的邻里姐妹情,携手突破生活困境的故事。剧情初期,五位女性展开“磨合”,其中角色何悯鸿的槽点较多,比较突出的是,她喜欢在朋友圈含沙射影吐槽舍友,甚至用了“交际花”“老黄瓜”这样的词汇,已引发多起“小冲突”。不少网友看后表示,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朋友,常在朋友圈发一些一看就有针对的情绪性小作文,不是吐槽就是抱怨甚至开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朋友圈发泄情绪,看似快意恩仇,其实有百害而无一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用“老黄瓜、交际花”损舍友
网友称自己朋友圈也有这种人
剧中,何悯鸿是自媒体文案写手,她跟其他两位女主角余初晖和朱喆合租,还在合租磨合期,她就在朋友圈影射了舍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是余初晖一看,就知道是在说她们。
在一次楼道换灯泡时,余初晖话里有话地说,“要是在过去,我可就是交际花”,随后看着何悯鸿说:“我可不背后损人,这是事关人品的大是大非。”而何悯鸿一听脸色就变了,回怼说,“待人接物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我只是喜欢记录一些随看随想,并无恶意,不想被别人乱解读”,她还解释说,“自己有一肚子想法多到爆表,无刻薄不八卦,我知道这样不好啊,但我就是忍不住。”
看到何悯鸿出门了,余初晖气愤地跟朱喆吐槽说,何悯鸿这种人就喜欢在朋友圈里毒舌,“我有一次刷朋友圈,看到她曲里拐弯地说我是交际花。我就去点赞回应了,后来她心虚,删了这条朋友圈。”这一番话,引来朱喆的好奇,朱喆便问到:“那她有议论我吗?”余初晖翻出了疑似吐槽朱喆的朋友圈,内容是“新来的一位显然是老黄瓜刷绿漆,还一脸穿新衣游街的皇帝的盲目自信,真羡慕这种人呢”。余初晖说,亏得自己有先见之明,早就截图了,何悯鸿后来又删除了这条,并把微信设置成三天可见。
很多网友看到这些剧情气得不行,因为自己的朋友圈里也有类似内容,“在朋友圈里说坏话,和在背后说人坏话没什么区别,看起来没有正面冲突,但这只会激化矛盾。”
而且在朋友圈、微博中指责别人,还会引起其他朋友反感。有网友表示,朋友圈里有几个人,总是发一些不指名道姓的骂人的话,“我生性敏感,总觉得他们在说我,就不断地自问,累死了”。更多网友拿出同理心表示,“朋友圈爱吐槽别人的人,肯定也会吐槽我,还不如早点‘友尽’。”
专家采访
情绪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朋友圈发泄有百害而无一利
朋友圈“含沙射影”,其实是一种消极沟通的表现。姜冰告诉记者,在生活中,人和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有很大差异,这就导致相处的时候会产生冲突,会“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行为,这样的冲突有时会表现在明处,有时会表现在暗处。应对冲突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调试、逃避、合作等等,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双赢,无论朋友之间,还是家人或情侣之间,互相成就才是最佳结果。
在朋友圈里“含沙射影”这种冲突表现在暗处,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先是逃避——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然后通过发朋友圈暗暗戳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伤害了对方感情,没有实现双赢,如果不加改进会造成双方更大的误解和矛盾,影响人际交往。
姜冰认为,人类具有社会属性,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人际交往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在朋友圈发泄情绪百害而无一利。
“爱在朋友圈公开指责别人的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负能量较多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带有认知偏差,所持有的信念是非理性的,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爱把问题都归结到别人身上。”姜冰认为,这样的人往往“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容易先入为主。有时候指责别人也是一种投射,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同时,这样的人也往往存在情绪问题,有时候指责别人可能是因为愤怒或者嫉妒等情绪,需要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缺乏客观分析。
对于发泄情绪的人来说,表面上看是暂时痛快了,情绪发泄了,但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能在认知偏差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样下去,不能探索无限的可能性,故步自封,无法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发泄情绪会伤害他人,会让身边的人敬而远之,也会发生矛盾冲突,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在朋友圈发泄情绪,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
避免“朋友圈变情绪垃圾场”,学习自我检视和能量转换
人际沟通中很容易情绪先行,那么如何避免将朋友圈变成情绪垃圾场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姜冰的建议是,首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检视,尽量客观描述自己关注的部分,问问自己,想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想法来源于哪里?是否存在偏见?其次,要换位思考,列出对方行为表现的不同原因,越多越好,当思路扩宽的时候,就不会被一种思路所局限。再次,要看对方对行为表现有什么解释,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更重要的是,负面情绪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对人对事的判断,如果自己常常出现情绪问题,就要注意了,这就需要在日常中对自己的情绪多加感知,学会调控情绪。
另外,对于那些爱在朋友圈吐槽和抱怨、攀比和炫耀,以及说人坏话的负能量朋友,自己不能屏蔽也不能主动引战,又该怎么办?姜冰告诉记者,她曾经看到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信号发射塔,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发射着消极或积极的能量波,这些能量波可以带来相应的一系列结果。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我们都喜欢与积极正能量的人接触,都尽量远离负能量的人,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吐槽抱怨、含沙射影,喜欢炫耀和攀比来传递焦虑,与这样的人接触会产生能量损耗。”
不过,姜冰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当我们与充满负能量的人接触时,要把关注点从人转移到事上,比如,大家必须一起工作,那就把关注点转移到手头的工作上,专注当下的事,屏蔽垃圾信息。
另外,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对人和事的态度会影响认知,而消极与积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可以在负能量中发现正能量。姜冰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积极能量的传递者。“有研究表明,积极能量的传递会无意识增强大脑对美好事物的敏锐度和感官度,降低我们对负面情绪的感知。当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积极能量发射塔时,也许还会影响负能量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来源:紫牛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