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如下: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绝不跪在地上
以显得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那自由的风
从星星般的弹孔中
流出了血红的黎明
————
头一句就点名了这首诗是,烈士遇难前一刻的独白或思考,这样也契合了题目。我没有留下遗嘱,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这两句有一个二元对立,就是:没有留下和只留下。二元对立在古诗中应用得非常多,像: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正反撞击的美感。笔,代表着给烈士招来*身之祸的那篇《出身论》,母亲象征祖国,人们不是常说,祖国啊!母亲,之类的语句吗。我并不是英雄和没有留下遗嘱,是相呼应的,并不觉得突兀。因为重要人物也包括英雄都是要立遗嘱的。关键是它要引出下一句——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这两句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它包含的信息量大,有两个意思:其一,烈士并不想逞能,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他出身不好,行不通。其二: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人失去了理智,一哄而上,就是有捍卫真理的英雄也早被打死了,连苟且偷生都变得困难。
第二段写烈士遇难的场景,只能用诗性的语言而不能用散文的形式平白诉说。头两句: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符合实际场景,因为行刑都是在黎明的时候。它只是一个过渡,以便引出悲壮的后四行:我只能选择天空,绝不跪在地上,以显得刽子手们高大,好阻挡那自由的风。这四句有个特点,就是韵律方面的。四句承上启下,一气呵成,给人一种紧迫悲壮的气势。
最后两句:从星星般的弹孔中,流出了血红色的黎明。行刑过程结束了,怎样结尾呢?这就需要意象来帮忙了。星星和弹孔有相像之处,鲜血和黎明的曙光相似,这样把它们揉和在一起就有了象征意义:寻求真理是会付出血的代价的,但黑暗永远遮不住真理的光芒。
整首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写诗不能自由堆砌意象,要找出它们的关联,再用一个中心意思或主要情感串联起来。寻找意象就是自由联想的过程,就是给情感发泄寻找一连串合适的代码。传统诗的结束处,是象征诗的开始。
伏尔泰说过:诗如果不能比散文表达的更多、更好和更迅速,那就是拙劣的。
—————
这是我首次写此类文章。我写的诗阅读量非常低。其实写诗比解诗难得多,解诗是有真材实料在眼前,把你看过之后的感受写出来就行了。写诗则是凭空捏造,还得好看,还得有意义,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