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国考的时间真的是越来越近了,对于可能要在12月份就将陆续展开的行测和申论考试来讲,目前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2020国考已到冲刺阶段
众所周知的是,冲刺阶段很重要,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避开一些认知和理解上的误区,不做无用功。如果能够充分高效地利用冲刺期的宝贵时间,一方面在整体化系统化思维方面进行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还可以围绕一些易忽视的知识点进行强化练习,还能够在分数上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提高。
首先我们围绕部分朋友关注的申论规则问题做一个说明
现在许多考生朋友面对市面上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申论答题秘籍,有点头昏脑涨之感,尤其是面对一些机构和培训班所做出的种种承诺时,更是不知如何决择,下面我们聊聊关于申论的一些常见认识和理解误区。
冲刺阶段考生朋友们要极力避开误区
当年国家人事部,也就是目前的人社部,曾经专门针对公考,也就是如今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出台了“四不准”的规定。
一是不准国家机关,也就是人事部门出考试培训书,如各类宝典、秘籍等;
二是不准国家机关,也就是人事部门办辅导班;
三不准国家机关,也就是人事部门出考试答案;
四不准国家机关,也就是人事部门在考试结束后将试卷流入社会。
正是由于这个“四不准”的规定,造成了目前市面上许多机构,甚至于一些所谓的大机构,仍然对主观题《申论》如何考,考什么,如何评等问题不甚明了。虽然组织了一些专门的写作班子,出了一些申论考试的应试教材和书籍,由于“概括”“概述”等基本概念区分不清,基本理论把握不准,致使考生们花钱不少,效果一般,甚至有误人子弟之嫌。
申论写作是公考成绩的分水岭
申论写作的两个难题,一是题意把握不准,也就是读题问题;二是言词储备匮乏,也就是文字表达问题。
冲刺阶段最重要的是巩固系统思维
解决的方案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注重思考形成个性化的申论策应思维体系,也就是需要考生朋友们站在政府和决策者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局面,解读转化材料,组织语言答案。 二是要联系热点问题拓展个人视野和思维,也就是要求考生要加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和思考,尤其是对社会和民生影响较大,关注度较高的最新的时政热点,一定要通过最新的权威媒体评论,汲取和获得信息和灵感。
其次我们针对部分朋友可能存在的行测思维误区进行一下提醒。目前考生朋友们均能够形成共识的一点是,行测确实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也有许多人称之为行测思维。那么行测的五大块内容也是一个整体系统,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逻辑判断、常识判断等模块内容,要统一筹划设计,在当前的冲刺阶段需要用系统思维去解决行测部分的题目解答技巧。
具体来谈一下,不同的考生朋友基于个人不同的专业和学历背景,可能都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模块,也有自己不那么擅长的模块。那么客观而言,对于你擅长的模块,可能在做题的时候,你的正确率也会相对较高,但同时还存在一种风险,就是你执着于这部分试题,把时间不能科学分配时间,致使别的模块无暇顾及。
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可以形成不同的特点
比如基于文科背景的你擅长于做言语理解,如果平时你一直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题,也能获得不低的分数,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严密的做题思维和应试策略,如果你在冲刺阶段不加以调整,考试时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另一方面要积极对照标准,调整一些不良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让自己的行测思维和状态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那么,如何在冲刺阶段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明白行政工作由于内容繁琐,临时性、突发性的特点比较明显,客观上需要高效率地面对和解决,所以行测考试对作题速度的要求很高。一是严格控制冲刺阶段的练习时间,不再打疲劳战和消耗战。严格把控练习时间,一套120分钟的卷子留下10分钟涂答题卡,实际只剩110分钟的答题时间。然后将各个模块的时间细化分解,找出最薄弱的环节和知识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最后,我们借助基础的思维方法,共同看几道有代表意义的题目
行测思维总结起来有三种,分别是逆向思维,找突破口思维以及围墙思维。下面我们结合题目一起看一看,希望能给大家一起启发。
题目一
银行有200个保险柜,分别编号1至200号。为了安全起见,每个保险柜的钥匙不能编上与柜子相同的号码,现设计1种将钥匙编号的方法,要求使每个保险柜的钥匙用四个数字来编号(首位数字可以为0),从左起的四个数字依次是保险柜的编号除以2、3、5、7所得的余数,如8号保险柜的钥匙编号 为0231,问编号为1233的钥匙是几号保险柜的?
A.73 B.93 C.123 D.143
解析:
此题采用正面解析的话,条件内容和步骤繁多,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采用代入排除方法才是最佳选择。运用已知条件,找出除以2余1,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也余3的数即可,显然选择D。
题目二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只看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价值的变化,而没有发现商品或劳务的实际价值的变化。结果,不是对商品或劳务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属于货币幻觉?
A. 由于各国央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上升,股票涨了,房价涨了,艺术品涨了,几乎每个人的腰包都被资产泡沫充实得满满当当,很多人一下子感觉到有钱了。
B. 甲国政府增加支出,使得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
C.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奔6,对普通市民而言同样的美元却能兑换到越来越少的人民币,确实证明“钱正在更值钱”。
D. 李大爷常常唠叨说,60年代的工人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现在一个工人却能拿到上千元的工资,看来生活是无忧啊。
解析:
首先,关于货币幻觉这个定义明显属于经济学概念,定义表述得不是很好理解。但是通过对比分析4个选项,可以发现,A、C、D选项都体现了人们关注货币数量上的变化,而未考虑商品劳务实际价值变化的一些因素,比如政策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等所造成的货币实际购买能力的变化,对比B项可以发现,B项体现政府采购对市场的影响,与所谓的主观幻觉具有本质的区别,与A、C、D区分点明显出现,很容易确定选B。
题目三
到中世纪时期,大多数地区的文明已根深蒂固,难以________。唯独在西方,曾盛行一时的古典文明被连根拔起,为新文明的形成彻底扫清了道路,沿着崭新的道路自由发展。正是西方的这一独特性,使西方能发展经济力量,推动技术进步,产生向海外扩张、______世界诸海路的社会动力。这一重大发展________了中世纪历史的结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铲除 把持 宣判
B.根除 控制 宣告
C.清除 操纵 宣布
D.清除 掌握 宣示
解析:
行测考试时间有限,为了提升做题速度,解逻辑填空题时可以优先从熟悉的句子入手,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更快排除明显不合适的选项。比如本题的最后一句话“这一重大发展_____了中世纪历史的结束”,可以优先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再结合四个选项,重大发展和宣判、宣示显然衔接不是很恰当,优先排除,再对比宣告和宣布,“宣告”指宣布、告知,强调事情某一阶段的结束,应在此处更为恰当,类似我们常听到的“某事宣告了某人职业生涯的结束”。因此答案为B。
题目四
小吴到商店买布。有两种同样长的布料,小吴买了第一种布料25米,买了第二种布料12米,小吴买完后,第一种布料剩下的长度是第二种布料剩下的长度的一半。那么这两种布料原来共有( )米。
A. 26
B. 38
C. 72
D. 76
解析:
布料长度一定大于25 12=37米,直接排除A。根据“第一种布料剩下的长度是第二种布料剩下的长度的一半”可知,若第一种布料剩下长度为x,则第二种剩下的为2x,剩下的一共是3x,即“总长度-25-12=3x”,说明“总长度-37”是3的倍数,代入选项,减去37后还是3的倍数的只有D,故答案为D。
题目五
【例1】某次足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猜测他们的上场情况。
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
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场;
丁:我会上场。
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 B.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丁
C.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丙 D.猜测为真的是乙
答案:A。
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命题。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丙:乙或丁丁:丁甲说“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和乙说“我们中有人会上场”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已知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说明丙和丁的猜测也必然是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余。假设丁的猜测为真,则丁会上场,而“丁”为“乙或丁”的其中一项,此时丙的猜测也一定为真,那么丙、丁的猜测均为真,与题干要求的一真一假矛盾,故丁的猜测一定为假,即丁不会上场,则丙的猜测为真,说明乙或丁会上场,既然丁不会上场,那么上场的为乙,也就是说四个人中有人会上场,则乙的猜测为真,甲的猜测为假,即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故正确答案为A。
预先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
2020年国考的冲刺阶段,建议大家选择一份靠谱的公考书目,关于行测思维和申论,市场和考生朋友们的口碑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在冲刺过程中,对照核心问题,抓住重点关键,不断升华提高,积极总结思考,在国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圆满到达人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