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故事概括,舌战群儒概括5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1 13:34:57

舌战群儒是诸葛亮非凡才智一大亮点,更是他雄辩话术的精彩呈现。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多厉害的人物了。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历史上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可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诸葛亮“舌战群儒”却没有发生过,属于小说家罗贯中在其作品中的艺术夸张、渲染杜撰。

面对曹操率军大举南侵荆州的不利局势,诸葛亮亲赴东吴,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犹豫不决的吴主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拒咄咄逼人的曹操,这确实是历史事实,但他“舌战群儒”的戏剧性场景却不曾发生过。

话说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绍后,即刻挥师南下,攻伐荆州。刘表的继承人刘琮见曹军大举袭来,慌了手脚,他听了王粲的游说,遂不战而降,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易取了荆州。驻军樊城的刘备获悉这个消息,忙率军南走,来到夏口(汉口)。

诸葛亮建议道:“如今事态危急,请将军立即派我到江东孙权哪儿去求援”!此刻,孙权正领军据守柴桑(今江西九江),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势。

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正确地评估诸葛亮的功劳有多大。诸葛亮之所以能够为刘备集团立下联孙抗曹的大功,绝不是因为他口才一流,而是他统战工作的水平一流。

第一,诸葛亮必须想办法团结江东主战派,沟通思想,统一认识。只要主战派能够团结统一,投降派的气焰就不敢太嚣张。而一旦主战派们也是各自为战,自然容易被投降派逐个击破。

第二,积极拉拢和说服中立派。这需要持久的耐心,就如某广告几十年如一日的洗脑一样,只要一提起这个产品,广告词自然而然会从你的脑海中蹦出来。诸葛亮就是希望中立派一听见曹操的名字,立刻就能想到诸葛亮对曹操的负面评价。虽然不至于让中立派倒向主战派,但至少会对主战派抱以同情之心。

第三,等到大势已定的时候,再想办法沟通孙权。让孙权明白,江东的主战派是可以大用的。届时不用诸葛亮多说,孙权自然会抽刀让投降派闭嘴,诸葛亮的工作就算圆满完成了如果诸葛亮不能理清思路,做好上述三件事,那他的口才再好也是无用的。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早年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蜀汉丞相,主持朝政。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追封为忠武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