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经营杠杆,是指企业由于有固定成本的存在(如房租、办公人员薪资、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产品销量(服务销量)的提升比例,与息税前利润提升比例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被称之为“经营杠杆”。如:
甲公司生成A产品的材料、人工成本为50,售价100。甲公司固定成本开支50000元。2021年销售2000件A产品,排除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息税前利润=(100-50)×2000-50000=50000
假设,2022年,家公司销售A产品提升了20%。排除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息税前利润=(100-50)×2000×120%-50000=7000
相比21年息税前利润提高比率=【(70000-50000)/50000】×100%=40%
我们可以看到,甲公司的销售额提升20%的时候,利润提高了40%。这就是杠杆效应。甲公司22的经营杠杆为:
甲公司22年经营杠杆=40%÷20%=2
也可以利用21年数据计算
经营杠杆=基期息边际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甲公司22年经营杠杆=(100-50)×2000/5000=2
同理计算23年经营杠杆
23年经营杠杆=(100-50)×2000×120%/7000=1.71
通过上例我们可以看到,甲公司由于销售额的增长、利润也增加了。在固定开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经营杠杆降低了。经营杠杆的降低,代表者经营风险的降低。虽然经营杠杆并不代表经营风险,但其代表了经营中风险的放大倍数。
“经营杠杆”的合理范围
计算经营杠杆,是对企业经营风险判定的辅助项。特比是对于初创公司或濒临*的公司来说没有太多意义。因为企业初创或频临*本身其经营风险巨大,在计算其经营杠杆无非把巨大的经营风险再次放大,对于战略决策来说意义不大。经营杠杆最大指导意义在于对发展中企业的指导作用。
一般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要低于服务业。高端商务的企业(如高档饭店、咖啡厅等)要高于低端服务业(快餐店、打印社等)。一般情况下,当经营杠杆超过2时,企业便会出现发展问题。当经营杠杆高于5时,一般会面临经营问题。企业就会面临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