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一次学校优质课活动,一位教师问我,如何做好教学设计?我给她的回答是:针对你要上的“课”,把握如下几个点思考,同时,结合你的“课的内容”再思考你的教学应该是采用抛锚式教学还是采用支架式教学适切。
●教学策略建构几个基本要素的思考性把握:
1.把握学习环境四大要素整合: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2.把握认知的信息(知识)加工两个过程:是同化还是顺应。
3.把握教学设计六个原则:
(1)强调“以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动,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
(2)强调“主题、问题、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自主 合作 探究)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导、学、练、展、评”活动设计,“对话”教学的设计)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让学习行为可见或可测、可评)
4.内容与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境创设;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设计;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强化练习设计。
●针对“内容”选择何种教学策略作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抛锚式教学?还是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如初中化学中氢氧化钠变质实验的探究,精盐提纯实验等,教学策略的设计思考,就是可以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实验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思维方式。强调教师的"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认为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支持下进行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
结束语:好的课堂,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学习,构建良好的课程空间环境,赋予学生学习的责任和权利,引领学生在“学习困境”走向真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历程,让学习真实发生,实现知识架构、思维碰撞、能力达成和精神锻造,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个性化学习。——李吉麟
(本文相关研究性资料有来自网络资源整理,若有侵权,私信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