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溯源意识最重的民族,姓氏文化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先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渊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姓氏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当时氏族之间为了区别和表明身份,就把本氏族崇拜的图腾作为氏族成员们独有的标记,这些标记就是“姓”的雏形。因为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姓”主要来源于母亲所在的氏族,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很多女旁的姓氏,比如姜、姬、姚、嬴等。氏出现于父系社会,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西周时期,皇亲功臣以获封的土地为氏,有“氏”者为贵族阶级。
先秦时期,姓和氏的含义是不同的。“姓”代表血缘关系,“氏”代表着特权和地位。秦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原始的土地分封制度,改为实行郡县制,这样代表贵贱的“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逐渐与“姓”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来自于周代的氏。
古今姓氏知多少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曾使用过的姓氏有22000个,其中很多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仍在使用的姓氏约有3050个。
姓氏分为大姓小姓,即姓氏人口的多少。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有10个姓,分别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10个姓占华人人口的40%,约4亿人。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张姓人口就有一亿人,这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了。
这10个姓氏中,张、王、李、赵是大姓,王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李姓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张姓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它们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在古代,王朝皇室的姓氏被称为“国姓”,皇帝把“国姓”赐给异姓有功之臣是历代帝王收揽人心的一种手段。这种“赐姓”促使国姓逐渐成为大姓。
生动有趣的中国姓氏中国姓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出现了很多稀奇生僻、别具特色的姓氏。
这些姓氏中,不仅有表示历史朝代的,如夏、商、周、秦、汉等;有表示时令、节气、气象的,如秋、风、云、雷、电、等;有表示省、市、地区的,如苏、鲁、黑、晋等;还有表示六畜、四兽的,如牛、马、猪、羊、狗、鸡、龙等;表示人体部位的,如头、骨、耳、目、口、舌、齿、胆、足、皮、毛等,总之,现在我们能想到的词汇,很多都是古人的姓氏。这些姓氏中,有些属褒义,但有些也含有贬义。比如古代就有打、骂、*、丑等带有低贱卑微寓意的姓。
在我国还有一个姓氏很有趣,就是猫(读hǔ,同虎音)姓。猫姓人一般生活在南方地区。猫作为姓氏为什么不读māo音,而读hǔ呢?据说猫姓来源于虎氏,一种说法是猫是虎的师父,还有一种说法是虎氏人做生意,为了忌讳“与虎谋皮”这个词语,于是将虎姓改为了猫姓,但读音还是hǔ。
四个令人尴尬的姓氏有些姓氏笔画繁杂,生僻难写,有些姓氏很难读,也有些姓氏不好取名,下面这四个姓氏就令人十分尴尬,甚至羞于说出口。
操姓,全国大约有12万人,主要分布于安徽、湖北、上海、江浙、川贵地区。
关于操姓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操姓源自殷商时期的君主盘庚给大臣所封的官职,另一个说法是源自周武王姬发的后代所掌握的职业技能。还有人认为,操姓是南梁灭亡后,一些萧氏后人为了避难而改姓为操,自称为曹操的后人。但这一说法不被后人认可。
历史上姓操的人最早的当属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操师乞。而近代也有一位操姓人,他就是著名教育家操震球。
苟姓,主要分布于川、陕、甘、鄂地区,其中四川最多,这个姓氏全国大约有43万人。
关于苟姓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源自黄帝之子,第二种说法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氏后人为了避祸而改为苟姓;还有一种说法是构姓人为了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而改姓为苟姓。
因为“苟”与“狗”同音,“狗”有时候被用来骂人,所以,“苟”这个姓就变得十分尴尬,也不好取名。
尸姓,这个姓氏的人非常少,主要是在甘肃省。
尸姓来源于东周时期召公后人的定居地——尸乡,他们以地名为姓。
历史上姓尸的人也不多,最著名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尸佼,他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一生致力于社会改革和对哲学的研究。明朝永乐年间还出了两位尸姓举人——尸聪和尸帛。
由于“尸”这个姓氏容易让人联想到尸体,所以他们在取名字的时候也很难。
睾姓,是一个非常少见的姓氏。姓睾的人也很少,主要分布在广西、陕西等地。
睾姓主要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皋陶。皋陶是上古四圣之一,一生致力于制定刑法和教育。
皋与睾同音,后来皋陶的后人便以睾为姓,流传至今。
六千多年前,伏羲氏统一了华夏大地,规定了各部落必须有自己的称谓,并自命“风姓”,“正姓氏”,从此,华夏姓氏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贯穿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