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赵白执南 彭扬)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专家认为,预期目标的设定与宏观政策的导向均体现出“不急转弯”的内涵,即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重点聚焦为市场主体纾困。
保持必要力度又留有余地
专家认为,今年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设定,既体现“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保持必要的政策支持力度,又注重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保留政策余地,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不急转弯”的导向。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总体上来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延续和优化去年的政策逻辑和着力点,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目标就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
“今年的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回归常态,为宏观政策从去年强化逆周期调节向常态化回归奠定了基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今年虽然恢复设置GDP增速目标,但仅设置最低的底线目标。这将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而非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速增长。同时,着眼于明后两年经济增长状况,也可避免出现预期目标大起大落的现象。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在GDP增速仅设置底线目标的同时,设定了高标准的就业目标、民生目标和普惠金融目标,显示出对增速背后“增质”的看重,强化对民生的关切、对微观的呵护和对全面发展问题的统筹兼顾。“这种转变是适应全球格局变化的,显示出我国在谋求经济增速反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追求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福祉改善。”
“既保持必要力度,又留有余地的政策搭配,将有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金融市场理性回归。”在程实看来,与2020年相比,2021年的全球经济复工复产和全面反弹势头强劲,但与2019年相比,全球经济依旧没有恢复到接近自然增长的水平。由于2020年基数原因,经济增速和物价水平涨幅也将呈前高后低的结构特征。因此,保持政策定力、平衡长短周期影响、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变得格外重要。
调控强调连续性稳定性
宏观调控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这是“不急转弯”的具体体现。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王静文表示,一方面,赤字率下调是由于随着经济好转,财政增收有基础,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必要性下降,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另一方面,赤字率仍在3%以上,保持一定力度,是为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留有余地,也体现出政策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今年的财政政策力度仍超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特别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降幅很小。”王青说。
货币政策方面,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增长、物价变化、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实现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等多目标动态平衡。在总量上,将突出“正常”,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水平,既不会让市场明显感觉到“缺钱”,也不会“大水漫灌”,从而促进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在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中寻求平衡。
(图片说明)资料图,新华社发
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
专家分析,“不急转弯”是更多地出于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的考虑。
孙国君表示,今年的政策着力点仍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无论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就业政策乃至改革政策,都要激发企业活力,改善营商环境,目标都是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董希淼认为,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小微企业信心。
“今年各项降成本措施将持续发力,有助于进一步为企业融资减负,如随着金融风险防控各项措施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企业贷款风险溢价会随之下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表示,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有利因素包括三点:一是央行将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低成本资金的精准滴灌,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二是随着各类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逐步清理,预计今年银行付息成本呈稳中有降的态势,进而能够为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释放空间;三是各项降成本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完)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