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原文中并未直接提及“三十六计”这一具体计谋体系。实际上,“三十六计”是后人根据中国古代兵法、战争实践以及民间智慧总结而成的计谋集。其中,“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其策略精妙,影响深远。
一、计策背景
“围魏救赵”这一计策的背景源于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之间的战争。当时,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大将田忌和谋士孙膑经过分析,决定不直接救援邯郸,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
二、计策解析
- 战略眼光:孙膑和田忌在分析形势时,没有被表面的危机所迷惑,而是看到了魏国内部的空虚。他们明白,魏国主力远在赵国,国内必然空虚,这正是实施奇袭的好时机。
- 战术运用:为了实施“围魏救赵”的策略,齐国军队采取了快速行军、出其不意的战术。他们迅速穿越魏国边境,直逼魏国都城大梁。这一行动不仅使魏国军队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还迫使魏国从赵国撤军回援。
- 心理战术:在战术运用上,“围魏救赵”还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术。齐国军队在进攻大梁时,故意示弱,让魏国军队产生了轻敌心理。当魏国军队回援时,齐国军队又迅速调整战术,以逸待劳,一举击败了疲惫的魏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