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每天都在头条阅读欣赏师友的文章。很多师友的文章颇具文采,赏心悦目。
不过在阅读中我也发现有一小部分师友,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现代故事都撰写、编辑得很耐读,情节也很吸引人。唯一不足的就是标点符号有些随意。有时很长的一句话甚至看不到一个标点。抑或全文除了逗号便是句号。不但读起来有些费力,而且也使得文章的精彩程度和流畅度打了折扣。
我窃以为,从现代语言的角度来讲,标点符号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它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有人可能会说,古文不是也没有标点,不也不影响其阅读和文字的美感吗?据史料记载,古人行文虽然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但是,他们从小都要跟老师学习“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常常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用“。”断开,谓“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o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古文虽然看不到标点,(准确地说是看不到规范的标点)但在吟诵的时候,老师会教学生用语气表达出来。
现在的比较规范的标点符号据说是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的北京大学六位教授开始向国内介绍当时欧美最通行的一些标点符号。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了他们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由此,我国第一部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胡适教授等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后来又几经修订,日趋完备。由此可见标点符号是现代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我在这里再赘述一下:
台奥尔多·冯达诺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作家。在柏林一家报社担任编辑的时候,冯达诺曾经收到了一个作者投来的诗稿。这个作者年轻气盛,诗中竟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他还大言不惭地在稿子中附上一封信,说:“我一向不在乎标点符号,你帮我填上吧!”然而,这个年轻的作者除了年轻气盛外,诗写得并不好。台奧尔多·冯达诺看了这个作者寄来的诗稿之后,摇摇头,然后毫不犹豫地将诗稿退给了那个作者,并在退稿信中回复说:“下次投稿,您只寄上标点符号就可以了,诗我来填吧。”台奥尔多·冯达诺用这种幽默的方式,除了为那个年轻的作者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外,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应该说,标点符号不但是文章的一部分,而且有时候,(在特定的情况下)一个标点符号可以代替文字,而精准地表达想要表达的语意,甚至能离开文字单独使用。
我再分享三个小故事。
一、《世界上最短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