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故事感悟,张仲景的小故事简短一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8 04:05:40

日落西沉,襄阳城同济堂外。

一位老汉匆忙从驴背上滑下来,冲向药店,说他的儿子得了急病,请大夫去救。

过了一个小时,老汉拿着药方前来抓药,店伙计看了看,略显迟疑还是给老汉抓了药。

不多时,大夫骑着驴回来,店小二走上前来接过药箱,对大夫说:“师傅歇好,等下病人还要来的!”大夫奇怪地说:“病人都好了,还来做什么?”

店伙计说:“恕学生直言,我刚才见药方上的一味虫药,需要多一倍的量才行,可师傅只开了一半,虫被药昏在体内,等它转醒只怕病人的性命堪忧”。

大夫正将信将疑,忽见那老者果真又跑来,说自己的儿子疼得在地上打滚,请大夫再去看看,大夫此时也惊得手忙脚乱,冷汗直冒,店伙计主动请缨,代师傅去看看。

店伙计看着地上打滚的病人,掏出三寸银针,对着穴位扎下一针,病人瞬间昏死过去,然后又开了一副泻药,把一根约十寸的大虫排出了出来,病人便痊愈了。

大夫听说后,又惊又喜,对伙计说:“你到底是什么人?”

原来,他就是有名的坐堂医生张仲景。

有着精湛医术的张仲景,一生历尽坎坷,多次遭受天灾人祸,但他凭着一股韧性,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张仲景的故事感悟,张仲景的小故事简短一点(1)

1不浮躁,一代名医出清流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瘟疫横生,民间更有十室九空的悲惨现象。

张仲景本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在瘟疫中失去了大半亲人,自此,家族也日渐衰落。

张仲景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家里为官的条件,可以饱读诗书。

但生在官宦之家的他,见惯官僚为一己私利,便发动战乱,所以他十分厌恶官场。

如果做官都不能为百姓谋福祉,那还能做些什么呢?

从书中看到扁鹊救人的故事后,立志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真正为百姓做点事。

10岁时,就熟读了很多医书,并拜了自己的叔父张伯祖为师。

不管是上山采药,还是外出诊病,张仲景都学得很用心,从不喊累怕苦。

师父也将毕生所学全部授予他,不多时已名气渐响,甚至超过了他的师父。

不幸的是生在这样的时代。

由于当时的选官制度,大多采用“举孝廉”,在东汉末年更是多举世家子弟,就这样张仲景由医生变成了一名官员。

因为官不入民宅,行医的机会就更少了,但这可拦不住一个决心救人的医生,每逢初一和十五,他都打开府衙,坐在堂上,专为贫苦百姓看病。

百姓们的认可使他更加坚定学医救人的初心,只要知道哪里有厉害的医生,他都不畏艰辛,前去拜师学艺。

为了跟一位叫“王神仙”的名医学习,还化作店小二,从零开始学习,后来在药性,医道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启发。

诚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

凭着一股救民于水火的仁心,张仲景多年潜心学医,走到哪里,救人到哪里,更是将自己一生所学著书流传后世,对国内外,乃至整个世界的医学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的故事感悟,张仲景的小故事简短一点(2)

2不盲从,敢说敢做,真医者

为学,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官,他更是心系万民,开堂问诊。

东汉末年,巫医巫术盛行,妖道蛊惑人心,很多贫苦百姓得病,常常请他们施术救人,他们就乘机敛财,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导致很多无辜百姓,人财两空,苦无诉处。

张仲景十分痛恨这些妖人,只要遇上都会和他们争辩,更用实际疗效来请百姓相信医术,远离巫医,妖道。

有次遇到一个妇女,产后感受外邪,热血入室,导致她哭笑不止,疑神疑鬼。

而妇女的家人却迷信巫婆,说她被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治病,张仲景好说歹说,才征得家属同意,让他为妇女行针开药。

果然没几天,妇女的病症逐渐好转,调理一段时间后就痊愈了。

张仲景以此来告诉百姓,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巫医,妖道,他们才是“活鬼”,不能受他们蛊惑,轻则谋财,重则害命,一定要相信医术。

后来还研究了很多新的疗法来为百姓们治病。

比如煎干蜂蜜,捏成细长条,塞进病人的肛门,为虚弱的病人调理便秘。发明了我国最早的肛门栓剂通便疗法,到今天都还在沿用。

比如,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把一个刚上吊的人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比如,制作“祛寒娇耳汤”为人们食疗被冻伤的耳朵,祛寒娇耳汤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饺子,后来为了纪念张仲景,每年冬至渐渐有了吃饺子的习俗。

自此,敢批判敢为人先的张仲景也成了一方有名的医生,更被史上列为建安三神医之首。

张仲景的故事感悟,张仲景的小故事简短一点(3)

3有胸怀,千古医圣第一人

古代推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像张仲景这样从官吏到医生的转变,是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认可的。

然而,家族的凋零,民间的哀鸿遍野,让他深知为官容易,解救万民不易。

那时学医更多只传给自己人,外人很少能得到真传。

有个名医沈槐,70多岁,膝下无子无徒,看着自己身体每况日下,不甘心自己的医术后继无人,整天郁郁寡欢,眼看着时日无多。

张仲景听说了这件事,二话没说带着药箱前去给他治病。

给他开了五谷杂粮各一斤的方子,并且让他一顿吃完。

不说行医50年的沈槐,就是普通人也觉得这方子也太玩笑了。

沈槐当然不会吃。

还把这个药方做成丸药挂在床前,但凡有人来探病,他都指着床前的丸药哈哈大笑,取笑着说:“你看张仲景还自诩什么名医,竟然用五谷给我治病”。

就这样,沈槐在取笑张仲景的同时,竟然把衣钵传承的事给忘了。

身体也一天好似一天。

半年后,张仲景再次去探望沈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作为医生,行医救人是我们的使命,您说您后继无人,可我们不都是您的后生,您的子女吗?“

这时候沈槐才恍然大悟,张仲景给他开的笑方,一剂解了千愁。

也被张仲景的胸怀深深打动,后来还把毕生所学传授给了他。

而张仲景也不负众望,多年来一直坚持着10岁那年的初心,解救万民于水火。

可随着统治者们的矛盾越来越大,东汉王朝终究还是四分五裂。

张仲景想,既然官不能做,家不能回,那就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写下来吧,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写下来让更多的学医人少走弯路,造福百姓。

于是隐居岭南,潜心研究夺去大多数人生命的伤寒病,把一生所学编撰成书。

花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影响后世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胸怀天下,虚怀若谷的求学救民,温暖了东汉末年的百姓,更为后世学医人大开了方便之门,推动了我国的医学发展。

可以说,不管从医术方面,还是医德方面,张仲景都是实至名归的“千古医圣第一人”。

张仲景的故事感悟,张仲景的小故事简短一点(4)

最后

从生不逢时的少年到一代医圣,张仲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生逢乱世,他就用行动挽救民族于危难。

一路险峻,他就用双脚在荆棘丛中踩出一条路来。

人生多波折,但他心中始终有一股不屈服的精神。

就像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心怀恐惧,却依然向前”。

张仲景的坚强不屈,流传千古。

只要你不屈服,困难都放不倒你。

图源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