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发展非常迅速的公司,而不是一家慢公司。今天我和你仔细地看一看,这家公司它到底是如何奇迹般地成长起来的。
【从Label到Tag】
关于这家公司我们可以说三天三夜,但我们只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头对这个公司做一个快速的、扫描式的概观。
首先我要从两个词说起,这是两个英文词,一个叫Label,一个叫Tag。
这两个词翻译成中文都叫标签。如果你弄懂了这两个词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你就理解了今日头条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法。
Label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名称、一个头衔,或者一个Logo、一句标识性的话贴在一个人身上,以便我很好地识别这是有钱人还是穷人,是精英还是平民等等。我们很熟悉这样的标签。
而Tag这个词,它虽然也叫标签,但是它跟Label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它是一种名词性的、碎片式的标签。比如说当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那些给我们提供服务的公司都在给我们打标签,但这个标签它是Tag,不是Label,你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可能被它贴上一个小标签。
你购买了任何一件产品,你浏览了任何一条新闻,你都可能被打上了一个小标签,你都不知道你身上已经悄悄地被它贴上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这样的小标签。
这些小标签就像是一个密码,当你被贴上了几百个这样的小标签的时候,它就好像是加了密的电文,机器就能够用这些小标签逐渐地合成一个形象,随着你的浏览、你的购买行为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标签会越来越多。
用我们通常的话来说,你的颗粒会越来越多,颗粒度会越来越细,你在那边形成的画像的像素就会越来越高,它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对你的了解程度超过你的亲戚、朋友、你的配偶,甚至超过你自己。
这是一种无数的小Tag合成的一个形象。相比于非常粗放地往你身上贴一个标签,比如你是一个精英人士,你是一个高富帅,你是一个三线城市的人等等,这是一个颗粒度极细的高像素的形象。
但不幸的是,我们的传统市场就是以Label的形式给你贴标签的。它把中国庞大的市场分成了七级市场。
七级,在它看来已经很细分了。商家根据这些看似很细的分类,针对不同层级的市场生产不同的产品,各就各位,投其所好。照说这也是很聪明的一种办法。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即使是生活在一线城市,你即使和同事都在一个办公室坐着,你跟你身边的同事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同样一个商品,这个办公室的同事有的喜欢得尖叫,有的嗤之以鼻。
由此,我们知道这些传统的分类层级,把市场分成一个个层级的方法,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看起来管用的方法,但这样生产交付的产品其实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字节跳动的Tag思维】
回过头来,我们看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是做新闻起家的。我们知道光在新闻领域就有很多的细分,比如从前,看新浪新闻的人觉得自己层次要高一些,比较精英一些,看搜狐新闻的人,又是另外一种类型。
众多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把市场分成了一个个的层级,然后针对不同层级的市场生产相应的产品。
但是,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看到了一个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的秘密:一个看上去很精英的人和一个看上去很不精英的人,他们的偏好、他们的趣味真的有那么大差别吗?有时候他们的重叠度大到让你吃惊。
我记得美国《快公司》杂志的创始人Alan Webber说过一句话:许许多多的创新往往来自于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
我们过去的市场营销理论、产品设计开发的理论,往往都不言而喻地认同了一种分类方法,就是这个世界有多个层级,每一个个体都分别处在某一个层级上,研发设计生产一个产品的时候,就必须要定位在哪一个层级,你的产品才会有市场。
从层级到光谱,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光谱思维,也可以称为棱镜思维。
当我们拥有了这种棱镜的思维的时候,我们就不再用简单的Label思维去看我们的用户、我们的客户。
我记得鲁迅说过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别有时候要大于人和猿的差别。其实有时候,一线城市的人之间的差别要远远大于一线城市跟四线城市人的差别。
过去我们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Tag思维。
所谓Tag,就是众多的碎片式的小标签。首先它的丰富度要远高于Label,同时它又是动态的。
比如你刚开始和一个人打交道的时候,你用的可能是Label思维,看他的出生地、他的学历、他的长相等等,但是你接触得越深,你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就从Label的思维进入到Tag的思维,时间越长,你在他身上发现的Tag就越多。
当你最终对这个人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你当初对这个人的了解是有多么地简单粗暴。
人们常常说,爆品好做,但是你很难持续地做爆品,但是字节跳动能够持续地做爆品。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好多做爆品的公司像赌博似的做了一个产品,正好赌对了,下一次根据他的猜测想象再做一款产品的时候,永远对不上。他成功了,但他并不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
而用Tag思维,他不做预设,不搞定位,他是在把一个人的品质、品行、偏好、趣味不断地细分,变成无数个越来越多的小标签,几乎是朝着全息化的方向把他合成回一个完整的人。
这样产品不仅可能做出爆品,而且还可以持续地做出爆品来。
【三台一体】
我要跟你分享的第二个概念叫“三台一体”。
过去公司分为前台后台,最古老的公司叫前店后厂,后面生产,前面卖东西,前面就叫前台,后面就叫后台。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谈一个概念,叫中台。这是我们以前几乎没有听说过的一个概念,就是在前台和后台之间还有一个台,叫中台。
我们在传统的企业形态里头找不到对应的部门。这个中台到底是什么呢?
而且字节跳动这家公司他们自己有一个说法,叫大中台、小前台。也就是说中台不仅存在,而且是一个大中台,前台反而是小的。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中台。
其实在有些非互联网公司,甚至是今天看来已经失败的公司里,我们也能看到中台的雏形。
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叫诺基亚,曾经它有一个“模块化战略”。
意思就是,诺基亚有很多款手机推向市场,但实际上,在它的研发设计部门看来,在一定的时间里头,它只是在做一款手机。
什么意思呢?
它把手机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模块,这些小模块要做到足够地好,最后推向市场的手机就不是一台手机,而是把这些模块进行增加、减少、删除以后,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推出多款手机。
既专业又时尚的叫N系列,专业不时尚的叫E系列,面向女性的是时尚不专业的,还有一些是既不时尚也不专业但是非常便宜的。
所谓他们只研发一款手机的意思是,他们不是在从头开始生产一款手机,而是研发很多模块,这些模块有点像乐高玩具里头的积木,然后针对前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把不同的模块拼装起来,推给不同的用户。
今天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会出现中台,而且还要出现大中台呢?
思路是一样的。它有点像一个橄榄型,就是后台也小,前台也小,中间那个肚子很大。
那中台在做什么呢?他们既可以说是在研发产品,也可以说没有研发任何产品,他们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模块,或者说是可以立即变现为前台产品的一些准产品。
举一个例子。
今日头条这款产品是字节跳动在2012年推出来的,而在它之后非常火的一款产品抖音是在四年之后才推出来的。
抖音我们都知道,推出来以后,几个月之内就成为爆款。借用一句广告词,一出生就风华正茂。那这款产品难道是在2015年或2016年上半年研发然后推出来的吗?并不是。
有一句话叫,如果你想创业成功,你必须在开始创业之前很久很久就已经在做创业的事情了,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你在创业。
你想很快地写好一本书,你一定要在动笔写这本书的第一个字之前,已经做了跟写这本书很相关的事情。所以好多作家说,写日记是当作家的第一条基本功。
【字节跳动的大中台、小前台】
我们回到抖音和今日头条,它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首先,一个天天看今日头条的人,你每一天都是在向字节跳动汇报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每天都在免费向这家公司汇报自己,在不断地接近于全息化地合成自己的真面目。而字节跳动可能从这些已经合成的需求和用户画像当中看出了有一种产品呼之欲出。
你的诉求、你的偏好历历在目,至于用什么样新的形态满足你的这种需求,那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用文字也可以,用视频也照样可以。
所以,抖音它表面上是一个新产品,实际上它是一个很老的产品,悄悄在背后孕育了好久。
有点像神话当中说的哪吒,他一出生就活蹦乱跳,武功非凡,因为他在他娘肚子里待了三年了,而不是十个月。
回到中台。中台是干什么的?
中台就是一个数据中心,它每天都在收集、挖掘各种各样的数据。或者说它真正的产品是外界看不到的,那就是不断向内部生长出越来越清晰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的画像是它真正的产品。
好比一个产品经理实际上是在画一张“地图”,这个比例尺刚开始很小,顶多是一个需求点,就像我们在地图上只是看到了北京。
但是,逐渐逐渐地,比例尺就会越来越大,北京逐渐就出现了五环、四环、三环、二环,然后又分成了各个街区,最后越来越清楚,这样你就可以说对北京越来越了解。
一个产品经理实际上就是不断地把一个笼而统之的痛点放大,变成越来越清晰的一个个小的痛点,或者叫麻烦。地图上的麻烦标得越清晰、越详细,这张图就越有用。
而这个中台首先是在猜题,或者说在捕捉痛点,从捕捉笼统的大而化之的需求点和痛点,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详细的具体的痛点。
题目出来以后,你如何去答题,就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我们通常把各种各样的技术解决方案称为技术储备。
当前台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发现了一个场景,这个中台就来支持他。表面上开发这个产品的人也就那么几个,实际上是支持他的中台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用我们刚才的话说,在做这个产品之前很久,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做这类产品了。所以当一个很小的前台能够做一款产品时候,它背后是有庞大的技术支持的。
这就叫小前台、大中台。
比有形产品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无形产品,所有的业务中台最终都会落到数据中台去实现,也就是要描绘精细化的用户需求画像,抓住需求,就是抓住了产品之灵魂。
这部分的内容让我想起来产品大神俞军的一句话:“用户不是人,而是需求的集合”,只有画像的颗粒度从人的表层进入到具体的*谱系,这个画像才是完整的,有操作性的。
“积累用户模型时,无论是以人群来思考还是以单个用户来思考,颗粒度都太粗了,最理想的状态,是基于每个场景、每个行为背后的每次需求来思考,然后基于需求进行深度的样本积累和分类,这样总结出的用户模型才是可靠的”。
所以,公司的竞争力不在具体的产品上头,因为产品是暂时的。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它们都是相,那个真正的能力是不着相的,任何一个产品不过是在特定场景、特定时间下的一个解决方案而已。场景变了,时间变了,它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形态的产品。这就是大中台、小前台。
到现在为止,你可能就明白了这家公司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爆款,而且至今看不到它有减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