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过有一天会有机会给儿子写序,这么快,猝不及防,好像时光在天空一闪,光隙间恍然隔世,十岁的儿子,依稀还是婴儿的容颜,这大概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静止的画面吧。
如同世上每位为儿女忧心伤神的母亲一样,我在决定将杨礼瑞送到蓉城读书也是深思熟虑:个人成长与家庭教育、自我选择与家长专制,如何取舍?孰轻孰重?分析、判断、推翻、再分析...最终,我们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人生漫漫终是一个人坚强走完全程,能伴其终生的唯有灵魂,自己的、觉醒的、有力量的。小学前,我与杨礼瑞约法三章:一是早立志,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决定干什么样的事;二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读书莫问前程,但读书可明事理、辩是非;三是生活中听爷爷奶奶的话,学习上听老师的话,父母不在身边,学习靠自觉。如果以上三条达不到,回攀枝花上学。
这本作文集只收录了三年级暑假期间的作文,老师布置的题目,涵盖生活广,取材、构思容易,每位同学应该都完成都不错。只要平时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有一定阅读基础,稍微升华主题就是一篇好文。但很快,我发现大人世故的心,敌不得孩子单纯的愿。我一边苦口婆心地讲着文章立意、思路、提纲、层次、归总,杨礼瑞偏偏执拗地“我思故我在”,通通一大稿“大白话”幼稚文。《家务时光》写了帮奶奶干家务,着重写了家务的整个流程,但最后没有感悟出生活不易、劳动的辛劳与快乐;《运动时光》写了与小伙伴一起游泳的童趣,细节和感受还写得不错,比赛运动着墨不多,可以再增加一些内容;《饲养时光》我本认为按杨礼瑞的昆虫理论知识,应该写出一篇好文章,但是不知为何,出彩的部分没写出来,有点遗憾;《旅游时光》写了会理旅游一路的见闻,基于阅历和知识面,倒也可圈可点。我这边怒火中烧一一评论,不想正对上他明亮的笑颜,突然觉得这一刻似曾相识:三十年前的老爸和我。好吧,我承认我被击倒在时光的长河里,气笑了——年少轻狂,老来抓狂。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应该是什么样?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应该是什么样?用什么来定义?用什么来衡量定义的准确性?用成年人的思维来固化儿童的行为是否妥当?没有答案,正如人生也没有答案。
我想向杨礼瑞表达作为家长的我很焦虑,于是冲口而出:“知道为什么你的作文写得不好吗?妈妈给你规定的每天记一篇日记,你写了吗?每天晚上阅读你读了吗?每周去图书馆借书,你借了吗?语文是所有学科里最重要的学科,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石,而阅读和写作是通往语文唯一的通道。只有大量阅读,拓展知识面,多写多练才能进步。”接下来几天,我意识到儿子有点刻意地避开我。
昨天晚上,我拉儿子江边跑步,我故意用轻松调侃的语气激励他:“知道为什么灰太狼老被红太狼一个平底锅打出老远吗?因为灰太狼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抓羊,长大没出息抓不着羊,娶了漂亮的红太狼,心里没底气,所以活得窝囊。”儿子听完哈哈大笑:“妈妈,才不是这样的,你想多了,灰太狼住着大城堡呢。妈妈,我知道要好好学习,我想考军校,我想去上海工作,我有自己的梦想。”然后一路上蹦蹦跳跳,跳高摸树枝、围着我们转圈、比赛跑步、讲笑话、比腕力,一会儿欢腾雀跃,一会儿挽我胳膊脸贴我手臂撒娇,蠢萌的不像话。我的心一瞬间就软了。儿子什么都懂,我说的他都懂。只是我将一个强势的母亲以教育者的姿态推给他,他不愿,他不要,他不接受,他要的只是母亲和陪伴。我想,我僭越了。我和他是独立的生命体,即使是母子,也应当相互尊重,我的思想理念不能强加于他,在他的世界里指手画脚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况且,对一个十岁的孩童讲四十岁的人生道理,思想维度不对等。谁不是在父母的叮咛中一边嫌弃,一路彷徨,磕磕绊绊,自我成长?谁不是一边叛逆挨打一边披荆斩刺?终究,我们都是从人生的初点到终点,才发现,人生是一个圆,尽管不完满。
于是我思考:教育焦虑与正面引导的相互作用。我越是打鸡血似地焦虑,激情批判,越是无法树立正面的形象。于是我反观自己:我在指责儿子的同时,我自己又做了什么?从二十年前参加完高考,我也没有好好读书写字,没有每天一则日记,疲于奔命地工作,灯红酒绿的生活,二十年来,时间荒芜,生平潦草。对自己尚且不焦虑,对儿子产生了焦虑?对自己的一事无成不寻求改变,还惶论什么正面引导?以身作则,往往比夸夸其谈更能服人。
有则烂大街的笑话:鸟妈妈反复教导鸟宝宝:“要好好学习,知道吗?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的话...”鸟宝宝马上接话:“我就学你的样,生个蛋,然后告诉他要好好学习...”这则笑话让无数父母汗颜,自己做不到的事,完成不了的梦想,就让自己的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真是世上最便利的成功捷径。道家讲“无为而治”。作为母亲,我不想不作为,更不想倚仗“我是*”胡作非为;作为儿子,不能以年纪小不懂事,荒废学业,浪费大好年华。我想寻求一个平衡点,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后来,我与杨礼瑞再约法三章:第一,我们每隔一天各一则日记;第二,每天坚持阅读,我一周一本书,他一月一本书;第三,坚持练字,我们每天各一页书法字。
此为序,太散漫,似乎离题了,看者且原谅些吧,真是二十年来首次写字了。愿儿子在阅读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汲取书本的养分,每次的作文能有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惊喜。更重要的是,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