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
在千万“网红”博主中,李子柒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那一个。这个来自四川深山里的姑娘,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用视频的形式给网友们展现了一个近乎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四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膏;九月板栗熟,她捡来做红糖栗子……还有笔墨纸砚、活字印刷、皮影戏、胭脂水粉、蜀绣工艺、茶叶、竹艺、桑蚕丝、手工酱油等等,她亲手制作的这些东西,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如今,李子柒不光在国内拥有2000万粉丝,在海外也获得了大批关注。她的视频在某海外视频平台上的订阅量高达735万,就算这些视频没有英文字幕,全世界的网友也看得津津有味,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中国产生了强烈好感。
不过,李子柒的走红也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认为李子柒是将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外国人,其发布的关于农耕生活的视频无法代表当今中国社会的全貌,甚至是对中国形象的抹黑;还有人认为李子柒能成为现象级“网红”无非是团队商业化运作的结果……
但是更多网友,包括不少主流媒体都认为李子柒是当今“中华文化输出”的成功典范。正如央视新闻所说:“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偶尔地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但全世界的人,却开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不得不说,李子柒是个奇迹,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
与此同时,无论是李子柒这个人物,还是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故事,都非常适合作为素材用在考场作文当中。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就将带领大家走近李子柒,关注传统文化,积累高分作文素材。
李子柒其人其事
在生活的泥淖中挣扎着开花
李子柒,生于1990年,四川绵阳人。李子柒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异了,她跟着父亲、继母一起生活。其后父亲早逝,继母待她特别不好。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心疼孙女,最终决定将李子柒接回家中生活。爷爷不仅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还会做很多菜式。李子柒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东西,这些经历也成为她今后做视频的基点。
在李子柒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爷爷便去世了。此时奶奶年事已高,难以抚养她继续求学。于是14岁的李子柒辍学出去打工,开始了长达8年的漂泊生活。她当过服务员,洗过碗、端过盘子,也睡过公园椅子,连续啃过两个月的馒头。为了赚更多的钱养活自己和奶奶,李子柒还去学了打碟,并在酒吧做DJ。后来谈及此事时,她坦言:“当时也并没有说多喜欢音乐,就是为了活下去,觉得它工资高。”但这段经历让她学到了不少音乐方面的东西,这对她以后剪辑视频也有不少的帮助。
2012年,李子柒的奶奶生了一场重病。李子柒担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样长期不在老人身边,或许将来会背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念过一辈子。于是她毅然决定放下一切,回到家乡陪伴奶奶。
生活技能其实是求生本能
2016年初,李子柒开始拍摄“古香古食”系列手作视频,也是为了找到一个谋生渠道。没想到这些视频让她迅速走紅网络。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视频的编导、摄像、出演、剪辑都由李子柒一手包办,后来才请了一个摄影师,再到2018年下半年创立自己的品牌。
着布衣、背背篓、扛锄头去田间取食材,用山涧的溪水、古朴的炊具、噼啪的柴火做出一道道美食。无论是四川泡菜、芋头饭等家常小菜,还是难度系数颇高的名菜佛跳墙,抑或工序繁复的花酱,李子柒都能信手拈来。她甚至还会用古法造纸、制汉妆,用家庭旧物打造秋千、沙发床。一双粗糙的手、一双出镜率超高的胶鞋、一身干活利落劲儿,是李子柒视频颇有辨识度的标志性三元素。然而当网友们感叹她无所不能的时候,李子柒却自嘲道:“你们眼中的生活技能,只是我的求生本能。”
做一束温暖的微光
李子柒的视频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她的许多视频,拍摄和制作时间跨度很大,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文化的魅力、时间的魅力和生活的魅力。
比如从用桐油烧烟开始,历时两年制作墨条;从砍紫竹、剪羊毛、剪兔毛开始,历时一年制作毛笔;从砍树、撕树皮开始,历时一个月造纸;从跟老师学习蜀绣的知识和针法开始,从染布开始,历时两年做了一条刺绣长裙;还有从养蚕开始做蚕丝被、从种黄豆开始制作传统手工酱油、不用钉子制作一整套竹艺家具……除了让人垂涎三尺的时令美食,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技艺更是让人惊艳。
从一个小透明到现在成为影响力很大的自媒体人,李子柒坦言自己身上的责任感越来越重。她想力所能及地去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播、关注传统手艺人等等,想把这些祖宗留下的老底子的东西展现给大家,让更多人知道。而这也确实是她的兴趣所在,很多传统的技艺她都想去学习。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李子柒就不止一次上过当地的报纸——报道其艰苦却自强的生活境况。有一些城里的好心人曾资助她念书,虽然她后来还是辍学了,但成名之后,她也开始做一些公益助学工作。她说,因为自己的生命曾被别人照亮过,就像光一样。她相信那些孩子将来在有能力的时候,也会把这束光照进更多人心里。
【媒体热议】
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到底是真实生活或精心演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无声胜有声,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无论怎样的文化,想要让别人理解,必先打动人。
——摘自《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摘自《光明日报》
通过互联网放大赋能,自然是当代传播的要义所在。我们未必都要扛起“文化输出”的大旗,但李子柒的成功起码告诉我们,真诚地展示我们的日常,比如美食、历史,进而通过这些美好吸引更多人关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或许相比僵硬的说教和滔滔不绝的自我吹嘘,要管用得多。想想韩国文化近年来在全球日渐深远的影响,想想迪士尼、漫威、《老友记》对世界潜移默化的输出,“文化”很管用,但“输出”急不来。不如,在点滴的交流和碰撞中,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勤劳聪慧,知道我们富有创造力,也知道我们真诚友善、热爱和平。
——摘自《新民晚报》
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李子柒的爆红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而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农村,新的时代也需要新的答案。原生态,并非只有“土味喊麦”一种打开方式,雨后山林、农耕日常、酿酒品茗,只要在其中倾注美感,同样可以找寻到充满生命力的鲜活表达。
——摘自《北京日报》
由于出发点、利益关注点不同,众声喧哗、意见多元是舆论场中的常态。但是多元并不意味着截然对立,更不意味着没有共识。李子柒为什么能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爆红?难道不是因为她抓住了现代都市人对田园牧歌的向往,打开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难道不是她跨越语言、文化差异、打破人与人之间隔阂的独特内容?李子柒火了的背后,是人类对勤劳、善良、智慧等美好品质,对诗情画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的共同追求。读懂这种民心相通、情感共鸣和价值同频,国际文化传播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摘自《中国教育报》
李子柒是一个镜像,在此,她实现了同龄人所无法拥有的梦想。比如,她居住在仙境般的自然环境里,各种美味食材信手拈来、应有尽有,不用长途跋涉穿越城市打卡上班,没有老板的指令与同事间的压力,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随心所欲……通过李子柒这个镜像,人们也看到了自身生活的平凡、庸俗、焦虑。但她是个遥远的存在,身份、距离、空间的隔离,使其不会成为人们切身嫉妒的对象,而是一个安全的梦想承载体。而因为其作品所独有的特色,李子柒也被附加了很多额外的符号。但我们也无需用这些符号绑架或捧*她,让李子柒做李子柒就好了。
——摘自《新京报》
【话题拓展】
故宫的华丽转型:文物离我们并不远
2019年12月8日,“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就此拉开。本次展览分为“从须弥福寿至紫禁城”“来自扎什伦布寺的艺术”“六世班禅的遗珍”及“和善吉祥”4个主题,前3个主题为文物专展,“和善吉祥”为文创展区,包含吉祥八宝、金剛杵、福麟吉象、吐宝鼠等多个系列文创衍生产品。此次展览展示了中华文化关于吉祥、美好、福寿的文化内涵。
自2014年故宫淘宝创造的“网红四爷”IP走红以来,故宫文创产品就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快速在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商业版图上生根发芽,很快便硕果累累。“一定要深入挖掘我们的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和人们的生活对接,文物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一手打造了故宫IP的故宫博物馆前任“掌门人”单霁翔这样说道。
素材点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创这项被当成旅游纪念品的营生并不受重视,博物馆也多数依赖政府补贴生存,缺乏活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故宫博物院近年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印象中高高在上的紫禁城的形象,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让文物真真切切地活了起来。
韩国书院申遗成功:难以言说的寥落和心酸
2019年7月初,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韩国9所保存了朝鲜王朝时代儒学私塾原貌的书院,以“韩国新儒学书院”之名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对于一直关心和致力于中国书院文化研究的国人来说,是难以言说的寥落和心酸。中国书院研究专家邓洪波对此只说了两个词:祝贺、自愧。
书院制度与书院文化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原产,自唐朝兴起,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根扎于民间社会,在各地城乡村落星罗棋布,是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韩国自2015年就踏上了书院申遗之路。比起韩国书院的兴盛,以及韩国人对书院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努力,中国人这些年来对书院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孔子学院、市场上的国学培训机构或者20元一张门票的旅游景区上。
素材点拨:
韩国书院申遗成功,是否能唤起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感?那些优秀的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去传承,却反而被别的国家传承得很好,若干年之后,我们又该以什么底气来说,它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写简体识繁体:规范与传承不矛盾
在2019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12月9日,教育部在官网就此提案公开答复称,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有关繁体字教育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写简识繁”。近年来,关于简繁之争的讨论不时出现,教育部的回应算是就这场争论给出了正式的官方答复。
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出了较为成熟的汉字简化方案,并在全国大力推广,大大降低了汉字的识读门槛,提升了老百姓的识字率,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第一次被普通老百姓所掌握。但把简体字法定为规范汉字,并不等于排斥繁体字。相反,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古文经典研读还是书法练习,学生接触繁体字的机会并不少。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文科类的大部分专业都有阅读古代典籍的要求。教育规范与文化传承并不矛盾,传承繁体字也不一定非得将其纳入基础教育。
素材点拨:
呼吁恢复繁体字使用的背后,是国人日渐增强的文化保护意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汉字简化不仅是历史进步的推动,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规范与传承并不矛盾,只要人们能接触到繁体字,只要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吸引力,就不用担心繁体字会被抛弃。
王珮瑜:京剧其实很好玩儿
若问谁是当今京剧圈最“出圈”的“角儿”,那一定非“瑜老板”王珮瑜莫属。2019年12月16日,王珮瑜带着自创品牌《老生常谈·王珮瑜京剧清音会》亮相上海大剧院,三层楼座无虚席。上海站是王佩瑜2019年京剧清音会全国巡演的收官之战,2020年,她的京剧清音会便迎来了第十个年头。
王珮瑜的京剧清音会创新性地采用了沙龙式的演出方式。清唱、不扮戏、不着戏服、依现场情况定制戏码,还加入了实时直播、弹幕互动和千人大合唱等元素,突破了传统的表演模式,让观众大呼过瘾,也为京剧吸引了一大波年轻戏迷。
这些年来,王珮瑜一直致力于京剧的传播和推广。为推广京剧,她上过许多热门综艺节目,短视频平台、音频平台都是她传播京剧艺术的阵地。不管何时,你若问“瑜老板”的诉求是什么,她都会坚定不移地告诉你:“我就是试图打破窠臼,传递‘京剧其实很好玩儿的理念。”
素材点拨: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存在绝对的鸿沟,需要的是有人去传承、创新和传播。即使不“出圈”,王珮瑜依然是12岁学戏,14岁入科,16岁凭借一折《文昭关》艳惊四座的“小冬皇”。然而因为热爱,所以想要京剧“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对于王珮瑜来说这份责任义不容辞。
宋镇豪:不让甲骨成绝学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人们常用“一片甲骨惊天下”形容它给世界带来的震撼。在甲骨学研究过程中,“四堂一宣”(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胡厚宣)堪称宗师。当代甲骨文研究的领军人物,便是胡厚宣先生的弟子——宋镇豪。
宋镇豪从小倾心古典文化,但他大学读的却是水运专业。1978年他终于如愿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古文字专业研究生。弃理投文,为了打好基础,宋镇豪把《甲骨文编》《说文解字》等著作抄了一遍,把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都点读了一通。
百余年来,人们发现的甲骨总数在15万片以上,但著录公开的不到6万片。与甲骨文结缘半个多世纪,宋镇豪大多数时间都枯坐冷板凳,却乐在其中。把所有甲骨文整理、著录、出版,是宋镇豪的心愿,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如今,年过古稀的宋镇豪正承担着山东博物馆的10500片甲骨的整理、释读工作。多年来,他一日不辍地工作着。“不让甲骨成绝学,这就是支撑着我的力量。”宋镇豪说道。
素材点拨:
在这样一个追求三分钟看懂一部电影、半小时读懂世界史的“快”时代,甲骨文研究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幸运的是,还有宋镇豪这样的大师,以单薄之躯处僻静之室,擔起破译古老文明和中国智慧的重大责任,始终如一地贯彻着他坚定的追寻、无声的开拓。
杨可轩:做专业的汉服造型师
近年来,国内的“汉服热”催生了一个新职业——汉服造型师。位于成都文殊院附近的一家汉服店店主杨可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杨可轩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经营起了一家汉服店。“开店的初衷就是推广自己热爱的汉服,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杨可轩这样说道。开店前,杨可轩特意跑去苏州拜师学习汉妆,也就是系统学习历朝历代的流行妆容、配色、发髻发饰等等。在她的店里有上百套各种款式的汉服、古风配饰、钗环,几乎每一款,她都能讲出一段历史与文化来。客人每选择一套汉服,她都会根据服装的朝代来搭配相应时期流行的妆容、发型和饰物。
针对当前朝代不分胡乱搭配、只知好看不明内涵等汉服乱象,杨可轩说,她希望凭借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做一名专业的汉服造型师。对她来说,这个专业便是指“让秦汉的归秦汉,让唐宋的归唐宋,让更多人爱汉服,也更懂传统文化”。
素材点拨:
汉服很火,汉服造型师很多,杨可轩能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对传统造型的用心钻研。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适当的创新必不可少,但我们必须守住传统的内核,不能本末倒置,乱了章法。
观山:“抖音达人”的书法人生
当书法撞上抖音,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有着“国宾礼书法家”之称、担任世界华人书法协会副主席的观山给出了答案:在他的ID为“观山书法”的抖音账号上,《沁园春·雪》《满江红》《紫气东来》等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被拍成视频一一呈现出来,作品《沁园春·雪》更是获得了4000多万浏览量、84万点赞量,以及4.2万条网友留言。
借助短视频平台,观山这位大书法家一跃成为网络红人。他坦言,这是自己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书法创作并非易事,就拿工具来讲,写大字时需要使用大笔,大笔本身就很沉,再沾上墨汁,光一支笔的重量就超过1公斤。大家或许只能从抖音上看到观山短短几分钟的创作过程,但更多时候,他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不停歇。
如今已年逾花甲的观山从未停下推广传统文化的脚步,他仍带着书法进行百城巡展,参与过近二十家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他表示:“虽然辛苦,但能将书法文化发扬下去,就觉得很幸福。”
素材点拨:
当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还在为推广传统文化躬身力行,当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还在为发扬传统文化殚精竭虑,我们青年人还有什么理由把传统文化拒之门外?生命不息,传承不止,守住传统文化,不忘来路,方能稳步前行。
姚任祥:我们的精致生活并不只留存于博物馆
2010年,台湾作家姚任祥所著《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在台湾出版,引发抢购热潮。两年后,《传家》简体版由“读库”出品,南怀瑾大师不仅为这套书写了序、题了书名,还专门为其刻了一方印——“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实属难得。此后多年,姚任祥一直带着这套书在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开展宣传中国文化的活动。
《传家》全书分春、夏、秋、冬四卷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每本内容都包括“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用文字、摄影、手绘、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文化精粹。
姚任祥花了七年时间,写了二十七万字,上山下海拍了十多万张照片,最后集结成了这套巨著。对于最初创作这套书的动机,姚任祥坦言,只是为了“传家”——向自己的三个孩子传递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我们的精致生活并不只留存于博物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对自己所拥有的珍贵血液感到骄傲,对我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深深叹服”。
素材点拨:
当北欧简约风、欧美田园风大行其道、备受追捧时,不要忘了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早就孕育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进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也就能拥有自己的“传家”。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實处,关键是要靠人——靠有担当的文化人,靠有绝技的手艺人,靠有情怀的开拓者,靠有坚守的本地人。
——摘自《人民日报》
历史文物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的象征。守住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华,通过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NA,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使传统焕发新生。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运用高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数字科技进博物馆,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传统的脉搏,看到未来的方向,也让传统文化照进更多人的内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产生了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着、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的心灵中的投射。从国家宝藏到民间遗珍,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一眼千年”的文物让人们与文化长谈,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对文明的守候?
——摘自“央视网”
今天的我们要珍惜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深刻认识到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好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要提高使命意识,对文物常怀敬畏之心,坚持保护优先、加强长远规划,尤其要注重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不断探索加强文化资源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守护是最好的传承,创新是最好的保护。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以更广博的胸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更活跃的思路打造文化品牌,以实际行动为促进文化繁荣做出新的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点亮文化之光!
——摘自“新华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赓续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可以说,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若能追随时代的脚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活起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会拥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