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都北门,在川陕公路和成渝铁路的交汇处,有一座立交桥,它就是著名的驷马桥。虽然它现在是以现代的造型示人,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过去真实的影子,但“驷马桥”三个字背后,却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驷马桥,原名升仙桥,是一座古老的大桥,桥下的河水因为从北面的凤凰山绕过,秦汉时也称为凤凰水,那时的桥,只是一座木质结构的廊桥。
传说,汉代有一个名叫张伯子的道士在凤凰山修道多年,得道成仙。因为看到凤凰水河水清澈,两岸宛若仙境,张伯子就在河岸边找了个地方,骑上他的赤纹虎飞天成仙。众人目睹了这一神奇的现象,纷纷膜拜。凤凰水因此改名升仙水,凤凰山称为升仙山,升仙水上的这座桥沾了仙气,也被改名为升仙桥。
那升仙桥又是怎么变成驷马桥呢?很多人都会想到司马相如当年在这里发誓要出人头地的典故。
据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升仙桥旁有一个送客观,这是用来为行人饯别的房舍。相传司马相如当年为了求取功名,奔赴长安,这里是必经之路。在上马登程、与亲人依依惜别的时候,决心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司马相如,提笔在送客观的大门上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意思是以后如果不乘坐四匹马拉的马车,就不回家。而汉代车马的等级制度,是“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初往京城的布衣司马相如,就雄心直指“诸侯驾四”,真的是其志可嘉。
到了长安的司马相如,因为汉景帝“不好辞赋”,满腹经纶的他无法施展才华,仅仅得到了一个武骑常侍的官职,类似于皇帝出行、狩猎时的随从护卫。他只好托病辞官,和朋友一起成为了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的座上宾,并创作出了《子虚赋》,为他之前发的宏愿埋下了伏笔。可惜没过多久刘武就去世了,司马相如失去靠山,只好悄悄回到成都,这一次,他没有坐上赤车驷马。有些落魄的司马相如,应好友之邀来到临邛,凭借才华追到了大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演绎了一场“凤求凰”的爱情故事。正当小两口开着酒馆,一个当垆,一个涤器,过着自己小日子的时候,朝廷的第二次召唤来了。
那时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即位。年轻的汉武帝非常喜欢诗词歌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了《子虚赋》,立刻拍案叫绝,当时侍奉刘彻的杨得意也是四川人,他告诉汉武帝,这篇赋是他的同乡司马相如所写,于是汉武帝就征召司马相如到长安。到了长安以后,司马相如为汉武帝量身定做了《上林赋》,汉武帝大喜,封他为郎官,这相当于皇帝的文学秘书。后来汉武帝还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并两次出使西南夷,也就是今天的西南云贵川,包括重庆地区。司马相如在西南留下了斐然的政绩,最终如愿乘上华丽的赤车驷马,衣锦还乡。
▲成都地铁驷马桥站用驷马高车主题装饰纪念司马相如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官方微博
当地官员为了迎接他,特意把升仙桥加宽成了五丈五孔的大桥。太守以下的官员,全部都到城郊迎接他通过升仙桥。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升仙桥》这首诗中说道:“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但是那时的升仙桥,并没有改名叫驷马桥。直到北宋时期,公元1188年,当时的成都知府京镗,看到升仙桥年久失修,并且破败不堪,过往行人马车也不安全,就利用冬闲的时间,把这座桥修成了崭新的四洞石孔结构廊桥。因为受到司马相如的历史故事影响,京镗就把升仙桥更名为驷马桥,并写下《驷马桥记》,从那时起,驷马桥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民国初期的驷马桥
图片来源:金牛区政府官网
驷马桥是成都进出北门的第一座大桥,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说:“实际上,我们很著名的蜀道,就是成都走向中原的蜀道,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驷马桥,就是著名的蜀道的起点。”
作为出入成都的主要通道,驷马桥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也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唐代南诏兵进攻成都的争夺战、前后蜀两朝的兴衰、南宋时期蒙军三次攻入成都屠城的血与火……可以说,驷马桥见证了无数刀光剑影。
1949年,驷马桥也率先迎来了新的曙光。12月30日,解放军一路北来,经过驷马桥,然后过簸箕街、北大街等,到少城公园,成都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1950年修成渝铁路,填平了河道,拆了老驷马桥,改建到现在的位置,之后又经过几次整修,如今的驷马桥,早已不是司马相如当年走过的桥了,但这个地名,仍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找回昔日的故事。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文化、历史坐标。
▲现在的驷马桥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