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冫”作为偏旁,和冰有关
“冫”表示的是“冰”。“冰”原本写作“仌”,“仌”作为汉字部件,在左边是“两点水”,在下边是“两点底”。
单独成字的“仌”,读作“bīng”,在字形上,仿佛描绘的是有上下面的冰层;也像是波涛的一半,表示水因凝固而不再流动。
因而“仌”的本义是水凝结的固体,作为部首,表示冷、凝固等义。所以,“冫”表示“寒冷”或“凝固”,不表示“水流”。例如:冰、冷、凌、冻、凝。
理解汉字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汉字。为方便老师指导学生识字,下面根据《说文解字》梳理出以“仌”为部首的字,同时也整理出由“氵”讹变为“冫”的字。
(一)由“仌”构成,表示“寒冷”“凝固”等义的字:
冰:“水堅也。从仌从水。”
冻:“仌也。从仌東聲。”《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初凝曰仌,仌壯曰凍。又,於水曰冰,於他物曰凍。故月令曰:‘水始冰。地始凍’。”
冷:“寒也。从仌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