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作品全集目录,林语堂的作品全集内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7 23:43:22

林语堂作品全集目录,林语堂的作品全集内容(5)


二、三联版余英时作品系列(六种七册)

1.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1990年)
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1995年)——《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自序
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1979年)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1988年)
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1999年)——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严复与中国古典文化(1999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1983年)——《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
附:《中国哲学史大纳》与史学革命(1980年)
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2004年)
陈寅格《论再生缘》书后(1958年)
陈寅格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1982年)
陈寅格与儒学实践(1996年)
试述陈寅格的史学三变(1997年)
犹记风吹水上鳞(1990年)——敬悼钱宾四师
一生为故国招魂(1990年)——敬悼钱宾四师
钱穆与新儒家(1991年)
附:寿钱宾四师九十(1985年)
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1994年)——《钱穆与中国文化》序


2.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创新”与“保守”(1988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988年)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1992年)——答姜义华先生
现代儒学的困境(1988年)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1990年)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1995年)
附:“天地君亲师”的起源(1996年)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1994年)——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1997年)——明清社会史与思想之表现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997年)
《现代儒学论》自序(1997年)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6年)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1992)
侠与中国文化(1998年)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2000年)
怎样读中国书(1991年)


3.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总序
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1956年)
——介绍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
工业文明之精神基础(1958年)
文艺复兴与人文思潮(1959年)
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1960年)
史学、史家与时代(1973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1973年)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1976年)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1976年)
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1974年)
——一个学术史的分析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1973年)
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1980年)
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1979年)
——《史学评论》代发刊辞
从史学看传统(1981年)
——《史学与传统》序言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1981年)
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1999年)
——从胡适与傅斯年说起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1981年)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1984年)
论文化超越(1988年)
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2003年)


4.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


增订本自序
自序
内篇
一、引言
二、章实斋与戴东原的初晤
三、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
——从清初到戴东原
四、章实斋的史学观点之建立
五、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
(一)“六经皆史”说发微
(二)“朱、陆异同”论的心理背景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涵义
六、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
(一)“博雅”与“成家”
(二)“狐狸”与“刺猬”
(三)有志闻道
(四)义理的偏爱
(五)考证的压力
(六)紧张心情下的谈论
(七)论学三阶段
(八)最后的归宿
七、后论
八、补论:章学诚文史校雠考论
外篇
一、戴震的《考经》与早期学术路向
——兼戴震与江永的关系
(一)《经考》与《经考附录》
(二)戴东原之早期学术路向
(三)戴东原与江慎修
二、戴东原与伊藤仁斋
三、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
——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引言
(一)中国史学中的人文传统
(二)史学中言与事之合一
(三)笔削之义与一家之言
(四)结语
四、章实斋与童二树
——一条史料的辩证
五、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
——宋明儒学中的智识主义的传统
(一)引言
(二)宋明理学中智识主义与反智识主义的对立
(三)经典考证的兴起与儒学的转向
六、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
(一)为什么要重新解释清代思想史?
(二)宋代儒学及其内在问题
(三)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
(四)“经世致用”与颜李学派
(五)清代儒学的新动向——“道问学”的兴起
(六)经学考证及其思想背景
(七)戴东原和章实斋
(八)结语


5.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册)


自序一
自序二
上篇 通论
绪说
一、“政治文化”释义
二、道学、道统与“政治文化”
三、古文运动、新学与道学的形成
四、道学家“辟佛”与宋代佛教的新动向
五、理学与“政治文化”
第一章 回向“三代”——来代政治丈化的开端
第二章 宋代“士”的政治地位
第三章‘何治天下”一一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
第四章 君权与相权之间——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五章“国是”考
上、北宋篇
下、南宋篇
第六章 秩序重建——宋初儒学的特征及其传衍
第七章 党争与士大夫的分化
一、引言
二、“国是”法度化下党争的新形态
三、朱熹时代的党争
四、王淮执政与党争的关系
五、余沦
下篇 专论
绪说
第八章 理学家与政治取向
一、“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紧张
二、从“内圣”转出“外王”
三、“得君行道”
—一朱高与陆九渊
四、“得君行道”
——张栻与吕祖谦
五、余义
第九章 权力世界中的理学家
一、前言
二、陆九渊的被逐
三、刘清之“以道学自负”案
四、王淮罢政的过程
五、周必大与理学家
第十章 孝宗与理学家
一、前言
二、孝宗晚年部署之一
——周必大、留正、赵汝愚届三相
附说一 朱嘉”立朝四十日”辨
附说二 六和塔与浙江亭
附说三 灵芝寺与北关
三、孝宗晚年部署之二
——把用理学型士大夫
四、理学集团的布局
——荐土与重整台谏
第十一章 官僚集团的起源与传承
一、前言
二、起源:从陈贾“禁伪学”谈起
三、官僚集团的传承
四、光宗朝的官僚集团
五、刘德秀的自叙
六、姜特立
——官僚集团与皇权
七、总结
第十二章 皇权与皇极
附录:朱熹挽孝宗诗和笺
附论三篇


6.方以智晚节考


总序
增订版自序
余君英时方密之晚节考序/钱穆
自序
方以智晚节考——桐城方密之先生殉难三百年纪念
小引
一、青原驻锡考
二、俗缘考
三、晚年思想管窥
四、死节考
余论
年表
补遗
跋——竹关问题正误
方中履及其《古今释疑》——跋影印本所谓“黄宗羲授书随笔”
一、辨此书绝非黄宗羲所作
二、论此书原作者为方中履
三、论此书原名《古今释疑》
四、《古今释疑》之禁毁及其变名易主之故
五、关于此书原抄本时代之推测
六、方中履生卒考
七、方中履之遗民志节
八、《古今释疑》在学术史上之意义
附录:影印《古今释疑》后记
方以智晚节考新证
前言
一、青原驻锡考
二、俗缘考
三、晚年思想管窥
四、死节考
方以智死节新考
方以智自沉惶恐滩考
附录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轶
方以智晚年诗文辑轶续篇(辑自《青原山志略》)
重要参考资料选辑
方中通《陪诗》选抄/汪世清辑
参考书目

林语堂作品全集目录,林语堂的作品全集内容(6)

林语堂作品全集目录,林语堂的作品全集内容(7)

三、上海人民出版社 士与中国文化
新版序
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二、道统与政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兼论“作优”与“修身”
四、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五、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六、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八、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附录:“士魂商才”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九、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
——《朱子文集》序
十、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
——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十一、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十二、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