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受疫情影响延期整整一个月的2020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全国约有1071万名考生走进考场,考生规模创下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历史新高。
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备受瞩目,今年高考,全国各省市采用的10套考卷中,共出现了11道作文题。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少了一些“风花雪月”,多了抗击疫情、北斗收官、中国面孔、国际合作……这些紧扣时代脉搏的话题,在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7月7日,考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考点进入考场前与送考老师击掌。当日,2020年高考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而对许多考生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入题高考作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的确,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历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应有之义。
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要求,向每一位投身全民抗疫的基层工作者表达了深深敬意;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则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假设考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要求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拟写一篇演讲稿,这一新颖的形式,不仅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全球合作抗疫行动中所彰显的全人类命运与共的世界观,更要求考生展现出当代青年在全球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
同样紧扣时政的还有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题以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而在把握时代脉搏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
全国Ⅰ卷作文题“关于齐桓公、管仲、鲍叔的历史人物评说”,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天津作文题“中国面孔”材料中既有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贡献,又有普通民众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发愤图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
7月7日,考生在上海市格致中学考点外等候入场。当日,2020年高考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在彰显立德树人导向的同时,今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另一大亮点,是加强了对应用写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例如新高考Ⅱ卷创新应用写作试题,要求学生以《中华地名》节目主持人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_________”的主持词。上海卷作文“转折”则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年又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的范围与格局越来越大,创新和亮点层出不穷。在今年这场特殊的高考之下,我们期待每位克服困难与压力走向考场的考生,都能书写下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奋斗的答卷。
(作者:赵飘 责编:吕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