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舌尖上的爱】
《我品尝了幸福的滋味》
苦瓜,入口时苦苦的,但不一会儿,甜甜的味道就钻出来了。其 实幸福也是这样,开始似乎苦苦的,到了后来,它就如蜜一般甜。
“轩轩!你看你,就是没收拾,书怎么又跑到厨房里去了?”妈妈又在唠叨了。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赶紧用手堵住耳朵,“你烦不烦啊!我在写作文,别来打扰我!”思路被打断了,我顿时火冒十丈,声音提高了八度,朝厨房大吼一句。可还没过去两秒钟,妈妈的声音又弥漫在屋里了:“你又不耐烦了吧?你就是这么…….”后面的话我再也听不进去了(也不知这些话让我的火气冒到了极点),大吼了一句:“我出去了!”——“啪”地一声我摔门而去。
走到街道上,我踢着路边的小石子,不禁小声嘀咕道:“妈妈真讨厌!明知我已累得筋疲力尽,可回家还唠叨个没完,真是的!”走着走着,我竟来到了一家水果店门 口。朝里一望,我无神的双眼不禁一亮,有桔子!这可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了。我急忙问老板: “老板,桔子几元?”“二十元”老板手中数着钱,漫不经心地回答。 “二十?你真是飞起来吃人哟!”我愤愤又无奈地离开了。
轰隆隆!变天了,雷响了起来,夏真是个顽皮的孩子,肯定又吃鞭子了。两滴雨水落到了我的 肩上,我急忙来到了屋檐下躲雨。不一会儿,雨就有豆子那么大了,风也开始舞蹈起来了。这时,一对母子也躲到了屋檐下,与我相距不远。母亲问:“儿子你冷不冷?”“不——不冷。“儿子颤抖着回答。”“你看你,还说不冷。”母 亲一边心疼地说,一边脱下了外套披在了儿子身上,“来,披上。”儿子穿上了母亲的衣服,似乎暖和多了,依偎在母亲怀里。可母亲的身体却有些颤抖。看到这 里,我的心好似被什么撞了一上,往事一一从眼前闪过…….书桌前,那写字的人不是我吗?教我写的不是妈妈吗?病床上呼吸微弱的不是我吗?为我送水喂药的不是妈妈吗?我再也无法停在原地,飞一般冲进了雨中……
快到家了,我忽然停住了,前面那个背景好熟悉,是妈妈!她快步起来,一把将我抱在怀里,语气中尽是焦急:“你看你,出门也不多穿点,也不带雨伞,万一感冒了怎么办?”我没有说话,幸福的暖流涌遍了全身。回到家,妈妈从桌上拿出一盘黄黄的果子,说:“你不是爱吃桔子吗?今天我恰好看见…….”后面的话我已听不清,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
就像吃苦瓜一样,入口时苦苦的,不一会儿就好甜好甜,这真的很像幸福的滋味,开始似乎苦苦的,后来就好甜好甜…….
《清香悠悠白蒿团》
外出回家,一进门,一股特殊的馨香直扑鼻腔,似乎是很久以前的某个熟悉而深爱的味道。
桌上,一个正红的塑料袋儿被塞得满满当当的。透过半透明的红色薄膜,隐隐可见它们深绿色的外衣。
啊,白蒿青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果真,一个个青绿色的团子被保鲜袋包裏着,滑滑的,软软的,还残留着点点余温。绿色中,有的透着豆沙的深红,有的透着芝麻的黛色,有的透着花生的明黄……它们如同点点娇艳的小野花,装点着绿茵茵的原野。
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蓦地被唤醒——外婆定是来过。她是踏着春意而来的!
自小我就对白蒿青团情有独钟。那时我和外婆住在一起,早在暮冬时就天天扳着手指头盼春天。每当春雷悸动,春便徐徐拉开了帷幕。惊蛰前后,娇嫩的白蒿苗顶开厚土,迎接春风春雨的洗礼。追着柳绿花红的脚步,白蒿舒展开蜷缩在一起的叶瓣,一丛丛、一蓬蓬挂着银霜,散发出馥郁的芳香,鲜鮮嫩嫩地亭亭玉立了起来。这时,外婆总会拉着我的小手,兴致盎然地四处采摘白蒿。我们一手拿剪刀,一手提篮,在盛春的野地里忙得不亦乐乎。
接着,外婆将洗净的白蒿一点一点切得细碎,逐渐混入糯米团中。起初,白蒿和面团十分陌生,羞涩地不敢靠近。渐渐地,渐渐地,它们熟络起来,缠缠绵绵的,青绿色的白蒿汁融入温润的糯米团中,好似刚打磨好的璞玉,清香的气味亦是氤氲了整个厨房。
终于把准备工作都完了。外婆又变戏法儿般拿出我所喜爱的豆沙和芝麻等馅料,双手轻轻捻下一块白蒿糯米团,把它揉成扁平状,再舀上一点馅料放在米团中央,最后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搓成圆形,好不有趣!我也随即一把抓下一块米团,哼着小曲儿,重复着外婆的动作。可是我做的青团总是皮包不住馅儿,全然没有外婆做的那么紧实有致。
我低垂着双眸,不作声。外婆却乐呵回地安慰道:“哎,你做的青团每一个都露着一点点馅儿,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是什么馅儿的,多好哪!”我一下子又来了兴头。外婆呢,居然也开始刻意将青团包露馅。随着一个个承载着汗水与欢笑的青团,满屋弥漫着清新而又悠远香,暖暖的,甜甜的。
流年若水,我早已离开了外婆的小巢。但外婆却一直记得我对白蒿青团的热爱,每年孟春时节,她仍会到田边地头寻觅野生的新鲜白蒿,做出各色的青团,大老远地往外孙女儿处送。
那青绿的暖意也总是踏着明媚的春光,在这悠悠的白蒿里蓬勃葳蕤,深长隽永……
《又是豆花飘香时》
“豆花,豆花,卖豆花喽!”一声一声的叫卖声在大街小巷里回响着,渐渐地在这充满年味的、鞭炮声不断的街道里消失。
豆花的香气袭来,欢快的脚步声戛然而止,往事一一重现。
“奶奶,我要吃豆花!”我扎着小辫子朝着奶奶跑过来。“好,好。”奶奶露出慈祥的微笑,用围裙擦了擦择菜的手,笑着将我额前的凌乱的碎发整理好,“快去洗手,我去做给你吃。”于是我就开心地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今天刚熬的新鲜的酱汁,要不要加点?”“要!当然要!”一想到酱汁配上豆花的那个口感,我就忍不住流下口水。
豆花的香气逐渐在狭小的厨房里漫延开来,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豆花的香气扑面而来,我总是会忍不住拿起小勺吃一口,结果总是被烫得到处乱跳。这时奶奶总是微笑着说:“还没好呢!怎么一个小姑娘家这点耐心都没有?”您亲昵的话语至今我都记得。
过了一会,再次掀开锅盖,调皮的豆花在锅里嬉戏翻滚着,嫩绿的葱花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这次我也就吸取了教训,用小勺一口一口的小心的吃着,看到我如此的举动,您总是摸摸我的头然后会心一笑。
你拿一个小瓷碗盛了一点豆花给我,诱人的香气直钻入我的鼻腔里刺激着我的味蕾。“真好吃啊!”“好吃就多吃点!”您坐在桌旁慈爱的看着我吃。一碗,两碗……每次总是锅里只剩下最后一勺的时候我才会想起旁边的您。然后举起小勺将它送进您嘴里。飘渺的雾气氤氲在房间里,我分不清您的眼里是水珠还是泪花。
如今,再也不会有人为我精心熬制豆花,笑着帮我盛豆花,只剩下你的一张黑白照片,您笑靥依旧。
“姑娘,要吃豆花吗?”卖豆花的老奶奶亲切地招呼我,我点点头。
熟悉的香味从眼前的碗里散发出来,依旧是雪白的豆花和碧绿的葱花,淡淡的香气诱使我忍不住尝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心底的味道,就像奶奶给我的情一样。
不知不觉,一颗滚烫的泪珠滴入碗中。“怎么,姑娘,不好吃吗?”老奶奶担心地询问着,我茫然的摇摇了头。
难道这是奶奶怕我太思念她的味道了,所以特意给我送来的一碗豆花?心不觉温暖起来。
又是豆花飘香,咫尺和天涯只是一念之差,就像豆花的香气一般,时刻萦绕在我心间。
【点评】作者精心择取自己记忆深刻的事件,精心描写疼爱自己的奶奶以及奶奶熬制豆花的过程。奶奶贴心的话语让作者难以忘怀,字里行间将这种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一位可亲可敬的祖母的形象跃然纸上,久久萦绕在作者的心间。
《藏在心底的蛋花汤》
汤汁流过舌尖,温暖注于心田。
——题记
“娃娃,想喝蛋花汤吗?”
“嗯!想喝。”
每到凛冽的寒冬,外婆家是我一定要去住上一阵子的。我被那一处寂静的小院吸引,也被那一方暄暖的炕头温暖,更被那一碗融入了浓浓亲情的蛋花汤所迷恋……
那年寒冬,我没逃过流感的魔爪,以为去不了外婆家,喝不到外婆做的蛋花汤了。霜痕上窗皎,雪色入户白,我的脸色也像凌花飞雪般苍白。迷迷糊糊中我感到外婆匆匆赶来看我了。
外婆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嗯,是够烫的。”只见她抿了抿嘴,暗优低询:“娃娃,饿不?想喝蛋花汤吗?”
“嗯!想!”
窗外飞雪已停,看着外婆步履蹒跚地走入厨房,心理有温暖,有感激,也有心疼,也挣扎着爬起来,艰难地悄悄跟了过去。曾听人说“老人先老手脚”,外婆真的老了,如今的她,动作缓慢,反应迟缓,不过,她烹饪的技术依然娴熟。
“咔”,蛋壳破裂,刹那间,犹如烟花绽放,蛋白顺势包裹着蛋黄倾泻而下,阳光透过窗子,明朗稀疏,给蛋黄蛋白披上炫美的外衣。
“噗”,蛋落入碗;恍惚间,丝绸般滑过。我脚踮脚探望,只见蛋白清似明镜,蛋黄灿若旭日。
“叮”,水已烧开,外婆把水倾注进碗里。蛋白蛋黄瞬间沸腾,它们激动地交织、旋转、跳跃,碗里头,蛋花朵朵绽放,像极了春日的花海,煞是惹人喜爱。临末,外婆又在蛋花汤里轻点几滴香油,漫撒少许香菜葱末,蛋花灵动,香味悠悠,更令人垂涎欲滴。
“好啦,娃娃。”
汤汁入口,温暖蔓延全身,我幸福地笑了。
“外婆,等我长大了,也给您做蛋花汤。”
看着我笑,外婆也笑,就像碗里的蛋花。我伫立墙边,静静地把这份爱藏于心底,这份爱属于我,也属于外婆。
蛋花汤汤里满载着我们的祖孙情。有时候,因为调皮,身上皮肤擦伤了,外婆的蛋花汤可抚慰我斑斑血迹的伤口;慢慢长大换牙了,外婆的蛋花汤能安抚我惶惶不安的情绪;夜黑时分,独处昏暗的屋子,有些害怕,外婆的蛋花汤会保护我栗栗危惧的心灵……
光阴荏苒,时光就如魔术师一般,把矮的拉高了;把高的压矮了。但是,看似无所不能的你啊,也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候面对着那珍藏于我心底的蛋花汤,你又其奈我何?因为它在我的心里,一直都香气氤氲,永远弥散着温暖和馨香。
“外婆,等我长大了,一定给您做蛋花汤。”
【文题延伸】有你相伴,真好;珍藏;小事;……
《姥爷的手擀面》
在记忆的深处,一直有一种美味在回荡,那就是姥爷做的手擀面。
作为北方人,面食是我们的主食,手擀面我也吃过好多种,但唯独姥爷做的手擀面让我百吃不厌。姥爷做的手擀面十分劲道,长拉不断。
上小学时,中午放学我常常会跑到姥爷家,姥爷看到我来了,像明白我的用意似的,一脸宠溺的问我:“又想吃姥爷做的手擀面?来姥爷这就给你做。”
姥爷连忙放下手中的活,端起瓷盆去挖面、和面。我就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姥爷后面,姥爷把盆放在灶台上,端上温水,一边倒水,一边和面搅拌,那搅拌着的手老练、利落。不一会儿就攒成了个白球,那白面团像个白胖娃娃似的躺在盆中。
姥爷拿出案板、擀面杖和菜刀,开始擀面,姥爷先将面擀成一张薄饼状,再用刀利落的切成细长条,这时他把面拿在手上,轻轻一抖,那面便似花一般绽放开来。我目瞪口呆的看着,姥爷则在一旁得意的笑着说:“这就是手艺。”
接下来就是煮面,姥爷先在水中撒些盐,我好奇的问:“为什么要撒盐?”姥爷回答说:“撒上盐,就不粘锅底了。”没想到就连煮面都有这么多的学问。
不一会儿面条煮好了,姥爷把面盛进碗里,再浇上姥爷熬的一绝的汤汁儿,稍拌上点儿辣酱,把这些充分搅拌,那颜色那味道让我垂涎三尺。在手擀面的诱惑下,我忍不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把面放在嘴里嚼一下,劲道顺滑,如人间美味似的,那美味在嘴中四散开来,我不禁拍案叫绝。姥爷看着我的吃相调侃道:“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别噎着了。”
如今已上了初中,回姥爷家的机会少了,但那手擀面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精神中的一部分,拉都拉不开,因为那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一份亲情,一份姥爷对我的爱。
《姥姥的饺子》
大街上,一阵风起,饺子馆里飘来一缕诱人的饺子香味儿,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姥姥包的饺子。
姥姥做得一手好菜 。她每回想我了 ,就以叫我去她家吃饭为由,我也欢天喜地的去了。姥姥每每见着我,总是乐呵呵地说,“来了啊,今儿晌午吃什么?咱吃饺子吧!”
我其实不大喜欢吃饺子的。外面的饺子入不了我的嘴 ,不是过淡就是太咸。姥姥包的饺子却是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总是别样的美味,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倒是要看看她往饺子里灌了什么迷魂汤。
一说要吃饺子,姥姥一大早就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了。她一惯以调馅儿为先。扒去菜的衣服,给它洗个澡,再切成丁儿。然后把锅架在灶台上,开始调馅了。今天吃的是韭菜鸡蛋馅儿的,姥姥为了照顾我的口味,特意在馅里加了火腿肠。五花八门的调料像下雨似的通通倒入了里面,她手拿铲子翻来覆去,让它们在里面跳舞。馅调好了,我耐不住嘴馋,偷偷地尝了两口,真是太鲜了。姥姥见了 ,拿铲往小碗盛两勺,“拿着 ,去那边吃吧!”
到和面的环节了,只见她挖了一大盆面,边添水,手一边搅和, 起初一片狼藉,到处粘着面粉。可姥姥的手却像是在施魔法,上下挥动,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团光滑的面,盆是锃亮的,连手上也不见面粉。擀面皮儿,她行云流水,再拿手不过 。熟练地在面板上洒了一层白的薄薄面粉,一手攥着面皮,一手拿擀面杖。在杖的推动下,皮转动着。随即又大又圆的饺子皮儿就擀好了,真漂亮啊!在姥姥的手下, 一个个小巧而又精致的饺子 ,就整齐地呈现出来了。它们都跳下锅 ,溅起水花, 像个小船似的在水面漂动着。
饺子煮好了 ,姥姥嫌我不够吃 ,换了大碗 ,往上堆得满满的 , 最后浇上一勺汤汁,撒上葱花,那葱花似小翡翠一般闪着光,勾着我的魂,令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入口的皮儿有点儿嚼劲, 一 口咬下去是绵密的馅儿和溢出来的汁儿,咸淡恰到好处,再配上神奇的调料,我一下子吃了一大碗还意犹未尽的。
我看着碗,陷入沉思。我似乎揭开了问题的神秘面纱。我终于知道了, 这里面什么都没有 ,只不过装着姥姥对我满满的爱罢了。
姥姥的饺子 ,是我心底最难以忘怀的美味。
《奶奶的手工面》
阴雨蒙蒙的早晨,我到食堂点了一碗学校特有的竹笋面。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面,我不禁想起了奶奶亲手做的手工面……
小的时候,我总不爱吃饭,奶奶为了让我不饿肚子,便时常给我做面。每次奶奶做面,我就在一旁看着。
将水和面粉的比例调好后,便开始揉搓,象给面团做全身按摩。不一会儿,面团便放松了下来,舒服地享受着。面团揉好了,放在盆里,用保鲜膜盖上,等个十几分钟。可奶奶却停不下来,在一旁调调酱汁,切切香葱,炒炒花生,等奶奶一切准备好后,便开始和我唠叨,可可我在学校怎么样?有没有认真学习?作业做完了吗?……每次我都不时烦地回复奶奶。
我的心思全在面上,那还有时间想别的。
很快,面团就醒好了,奶奶熟练地将面团拉长,对折,拉长,对折……反反复复。
不一会儿,又细又长的面条就做好了。把面条下锅,待面条浮上来,奶奶就将面条捞上来,左以酱汁、花生米、香葱。那面条还冒着热气,一口下去,那一个满足,我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奶奶则在一旁慈样地笑着。
对我来说,那碗热腾腾的手工面不只是填包肚子的食物,还是我心灵的解药。
上个星期,由于一些原因,学校不让出校门,两个星期没回家的我,异常想念奶奶那碗亲手做的手工面。终于熬到可以回家时,一进家门,我便闻到了那熟悉的味道,是奶奶做的面!
我大快朵颐,奶奶还是如往常一样在我身边嘘寒问暖。奇怪的是,我不但没有不耐烦,我还滔滔不绝地跟奶奶讲述这两周我在学校发生的事,奶奶则满脸笑意地在一旁听我说。
虽然现在我也可以随时吃上各式各样的面,但再好吃的面也比不上我奶奶做的那碗手工面。
我知道的,那碗面不仅仅是一碗面,还是奶奶对我的爱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所以才会如此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