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又到暑期,有多少人在考研呢?
有人选择报班学习,跟着机构轻松备考
有人选择自己在家备考…
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
都是大家努力拼搏上进的方式!
为了帮助各位考研学子快速进入暑假备考状态,
我们为大家带来10天打卡计划
王宏建《艺术概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的内容
艺术的社会本质“什么是艺术?艺术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直是千百年来哲学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话题。王宏建在《艺术概论》这本专著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深刻、科学地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全面剖析。想要学好这本书,首先要清楚明白艺术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索更加深入的问题。我们要建立起本书完整的框架体系、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章节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透彻地体会到本书的价值。因此学好艺术本质论就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为深入学习接下来的章节打下坚实基础。
想要知道艺术究竟是什么,那么我们就要找寻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位置。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本质。离开了社会,艺术就无从谈起。王宏建认为,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因此,必然要找寻艺术与其他社会现象、社会事物的内在联系。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与同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全书中一直在反复强调这一观点,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它的内在意义。
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这句话中有三个要点:第一,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二,社会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这一观点对于学好接下来的章节至关重要。下图简单明了地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1
图中可知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宗教、哲学艺术、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它们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它们之间距离也有远近之分。其中宗教、哲学、艺术更远离经济基础,政治、法律、道德作为中间环节,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要想进一步认识艺术的本质,就要在艺术的认识本质、审美本质对其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进一步分析。
艺术的认识本质要更深入探索“艺术是什么?”就要去抓住艺术的特殊性,艺术具有社会属性,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宗教是用虚幻的形象掌握世界,它对世界的认识是毫无真实可言的;哲学是用“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根本远离了事物的实际形式即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艺术是用创造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认识世界。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同时艺术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再现的真实,也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即表现的真实。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这两者的融合统一。
因此,艺术与同为上层建筑的哲学、宗教等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时,审美性也是艺术的重要特征。
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是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因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的社会事物美的认识、美的创造、美的欣赏。
艺术反映现实美,即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其中包括了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又创造艺术美,即艺术作品的美,是由艺术家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没的规律,合着美的目的进行的审美创造。现实中丑的事物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这更能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范畴中,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接受和消费范畴中,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艺术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就成了物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艺术作品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不随着欣赏着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因此,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不断认识世界,与自然建立审美关系,这为认识和欣赏美提供了条件。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实践性与主体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形象性、形式美与形式感、创造性、情感性。其中,情感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它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在整个艺术创造活动中,情感性贯穿始终。所谓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说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说梦。
在本章中,先将艺术在社会中进行基本定位,再将艺术与社会中的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艺术的特殊性,进而清晰明了地论述了“什么是艺术?”即艺术的本质。
今日打卡作业一、填空题(共十道,每道1分)
1.《韩熙载夜宴图》是()的作品。
2.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具有()、主体性、审美性三大特征。
3.“以形写神”是由()提出。
4.张择端的()表现汴梁的现实生活,描绘了宋朝时的生动画面。
5.“艺术生产”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6.“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美学思想的核心。
7.“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提出来的。
8.艺术反映的对象是()。
9.()的模仿论曾在西方雄霸了两千余年。
10.()比起艺术形象来,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
二.选择题(共十道,每道1分)
1.()被尊称为艺术学之父
A.康德
B.康拉德·费德勒
C.亚里士多德
D.格罗塞
2.所谓艺术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
A.物质产品
B.精神产品
C.经济产品
D.基础产品
3.画论上“气韵生动”是()提出的
A.张彦远
B.顾恺之
C.吴道子
D.谢赫
4.在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上,一下哪种学说属于“客观精神说”()
A.文以载道说
B.妙悟说
C.性灵说
D.模仿说
5.艺术真实来源于()
A.创作真实
B.理想
C.幻想
D.生活真实
6.齐白石先生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反映了艺术的()
A.合规律性
B.合目的性
C.情感性
D.创造性
7.经济与艺术的关系()
A.互为补充关系
B.决定关系
C.从属关系
D.没有关系
8.《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是()题材
A.现实生活
B.浪漫
C.宗教
D.神话
9.中外艺术史上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和()
A.巫术说
B.多元决定论
C.席勒——斯宾塞理论
D.模仿说或再现说
10.“美是生活”是()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
B.普洛丁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列宁
三、判断题(共十道,每道1分)
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2.宋代严羽提出了“性灵说”。
3.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过分太高现实美,贬低艺术美,显示出机械唯物主义的偏见。
4.康德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
5.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经济生活两大组成部分。
6.艺术生产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7.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8.“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是王维的观点。
9.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是柏拉图。
10.南北朝时期,朱熹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四、名词解释(共6道,每道1分)
1.艺术典型
2.艺术美
3.艺术生产
4.客观精神说
5.主体性
6.人化的自然
五、简答题(共1道,每道10分)
1.简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