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庄园前,还是入行后,到各地考察项目,学习先进经验,和同行切磋,都是庄主们必要的功课。 不过很多庄主考察后,感叹“见识”了不少,但真正“有用”的不多。 成功的案例那么多,为何考察没有取得真经?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出行前,并没有做好相关准备。
1、尊重一切成功或盈利的项目
同样一个项目,新庄主考察后会说:这里是个啥呀,乱七八糟,我做肯定比这好!
不过一个老庄主看了,可能会说,做得还不错,这个庄主很厉害!
同样是考察,为何观点会有云泥之别?一个粗浅的解释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什么是看热闹?最典型的就是只顾留意庄园的环境、项目和硬件设施等。
不少新庄主入行前都会对庄园抱有无限美好想象: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雕栏玉砌、芳草萋萋、幽谷鸟鸣……
这种想象来自哪里?其实很多来自对庄园的景区化设想,认为庄园要想吸引人,首先就要在环境上做到优雅,在设施上做到应有尽有。
于是当他们看到现在大多数项目,包括很多成功项目后,内心里多半也是失望的,无法达到心里预期。
因为,不少网红级知名项目,虽然游客比肩接踵,但若论环境和硬件设施,都完全不在合格线。
与之恰恰相反,很多老庄主考察庄园,对于环境打造和硬件设施,往往并不在意。他们更愿意看的是产业支撑、内容打造、运营模式……等等细节内容。在他们眼里,这才是“门道”。
所以,考察庄园的前提,首先是懂得庄园的“门道”在哪里。懂得“门道”的前提,是有空杯心态,不自我设限,从尊重一切盈利的庄园开始。
用一句最俗套的话就是,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没见庄主,不算考察
到一个庄园陌生拜访,哪怕是购买门票,住宿两天,再把所有项目都体验一遍,这算不算考察庄园?
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依然不算。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和庄主深聊,都不算考察庄园。
且不说庄主文化决定庄园文化,也不说庄主对庄园最为熟悉,单论“看不到的”运营才是庄园核心这一项,如果没有庄主的诠释,我们就远谈不上对这个庄园有所了解。
这个庄园为什么会如此定位、客群主要是谁、为什么要引入这些项目、淡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和庄主的沟通,恐怕你住上一周,也未必能摸到门道。
其次,你觉得这个庄园做得很差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庄主早就知道,但宁愿暂时束之高阁的东西。
比如,哪个庄主不懂得要把环境细节做好,尽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地,草坪要干净整洁?但是很多人为什么暂时没做?
总结起来说,如果你觉得一个公认的成功项目做得很差,那很大可能原因不是你比庄主高明,而是你没有跟庄主聊透。
其实,中国的庄主,是一个非常务实、非常善良、非常抱团、非常乐于助人的群体。他们愿意和同行交流,并且由于庄园的区域属性,他们甚至愿意无保留地将经验倾囊相授。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学。
3、尊重老庄主——他们掉进去的坑,99%你绕不过去
考察时,找到庄主当面取经,其实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要真能听得进去。
在很多场合,都见过这样尴尬的局面:一个老庄主给一个新庄主苦口婆心地讲述经验和教训,另一边,新庄主一脸怀疑甚至不屑地听着。个别脾气直率的还会反问两句。
在不少新庄主看来:这些老庄主所经历的“大坑”,是他们笨。要是自己去做,肯定不会那么做。可事实上,能进去这个行业玩的庄主,又有哪个不是商界精英?
所以,在这个新行业,很多大坑,跟聪明和笨没有太大关系。很多坑,都是人性的坑。越聪明,掉进去的几率就越大。
唯独极少数的庄主,承认自己笨,愿意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偏偏走了捷径。
4、太优秀的项目,未必有考察价值
选择去哪里考察时,相信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名气大的地方。这个当然可以理解,不过,如果要找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名气大的地方未必适合你。
受区域、区位、庄主背景、建设时代、规模、定位等因素影响,庄园和庄园之间,内在要素逻辑相差千里。
比如,一百亩的项目,和五百亩的项目,再和两千亩的项目,就会是产品型、产业链型、平台型等完全不同的玩法。
再比如,北上广周边的农庄,和五六线城镇的农庄,即便都做自然教育,无论是内容植入还是课程设计,都不会完全相同。
这时,假如你是五六线城镇的一产项目,当然可以去北上广深考察了解行业趋势,但更多还是要去同样资源禀赋的地方学习。
否则,只热衷去考察那些规模庞大的三产主题项目,最后除了羡慕之外,可能一无所获。
5、见识、模仿、借鉴——你考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严格来讲,受限于种种要素,没有一个项目有模仿,甚至参考的价值。甚至,越是火爆的项目,其背后原因越独特,越是没有借鉴意义。
更何况,现在每出现一个新的网红案例,都是一种新的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这些年,几乎没有任何两个现象级案例,有五成以上相似度。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我们出去考察,目的到底何在?是想去增加见识、想去整体复制、还是想去借鉴些成功元素?
即便借鉴成功元素,也分为不同级别。有人热衷于拿相机,看到好的文创景观,拍下来回去复制;有些人热衷引进某个新奇特品种或项目;当然也有人,更愿意了解深层的内容逻辑和运营逻辑。
所以,同样是考察,也是有人看热闹,有人看门道。有人后悔浪费车票,有人感叹胜读十年书。
作者:牛十力
原创来源:参见庄主(id:cjzz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