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男女喜欢抽烟喝酒烫头,抽的是颓废的烟,喝的是伤心的酒,烫得是鸡窝的头。
衣服得是鲜艳的,裤子得是大裤裆的,鞋得是帆布的,自拍皱眉嘟嘟嘴,抽烟蹲马路牙子。
如果当年说一个人这身打扮就认为自己是一个炫酷吊炸天的非主流少年,那他大概率在跟风,非主流的起点是叛逆,非主流的内涵是一颗无处安放的心。
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这一届年轻人废了他们抹*了自己的过去在新浪潮中涅磐重生。
废掉的一代人废掉的一代人让彼时这个时代的掌控者惶恐不安,对未来充满担忧。实际上这种担忧可以理解,实际上一代年轻人又怎么能轻而易举地废掉?他们的不安只是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变了?变得和自己不大一样了?只不过他们想不明白时代变了。
说到废掉的一代,不得不提一提水深火热的西方。
60年代约翰列侬还和鲍勃迪伦是天之骄子,摇滚乐大行其道,震撼人心,唤醒着人们的自我意识,但是短短十年后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了,年轻人逐渐崩坏了,下限做来越低,不理容,不洗澡的年轻人,远离喧嚣的蓬勃发展的社会建立自己的“乌托邦”。
找自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们沉浸在爱欲中寻找,又在宗教中寻找,最后又错误地在毒品中寻找。西方这一代废的比我们彻底多了…
“有人堕落,有人疯了,有人随着风去了。”当然也有人涅磐重生甚至改变了世界。
端起一杯酒,敬约翰列侬,敬老鹰乐队,皇后乐队,乔布斯,前美国总统克林顿。
沉淀中厚积薄发要谢谢2000年后的社会环境很安全,治理水平显著的提升,法治建设得越来越完善。
让当时的年轻人在迷茫中,没有像西方那样大量地误入歧途。
我先前敬那些名人的例子,不是想洗白那样的时代多好,多可贵。只是想表达年轻人在变革中的阵痛难以回避,在变革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没有经验的难题。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如果在古代,我爷爷种地,我就学习种地就好了。
然而当年呢?年轻人面对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呀!
其实有一个很典型的人,这个人既没有成为克林顿那样的政坛精英,也没有成为乔布斯那样的科技巨头,更没有成为约翰列侬一样的艺术家。但是曾经一个叛逆,迷茫,抑郁颓废,自暴自弃的,甚至患了心理疾病试图自残的病人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