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激浊扬清
自古以来,月亮,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心愿。千百年来,人们拜月赏月,歌之咏之,每每将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世的悲欢离合绾合在一起。多少文人墨客对月抒怀,望月怀远,思乡念亲,吟诗作文,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这些名篇佳句意蕴丰厚,寄寓遥深,精警动人,读之不觉让人如饮琼浆,心驰神荡,齿颊流芳。
而在这些名篇佳句中,常常有大量关于月亮的雅称,它们恰如镶嵌在夜空中的星星熠熠生辉,夺人眼目。这些关于月亮的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雅称,诠释、演绎了只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笔者试就中国古诗文中众多关于月亮的雅称作简要分类解说,以期与同好共赏。概言之,中国古诗文中众多关于月亮的雅称,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雅称
1.因初月如钩,以故月亮有了“银钩”“玉钩”“琼钩”“悬钩”(出自南北朝庾信《灯赋》:“琼钩半上,若木全低。”)等雅称。用例如:
宋朝李弥逊《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唐朝李白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唐朝白居易《三月三日》:“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宋朝张元干 《花心动·七夕》:“断云却送轻雷去,疎林外,玉钩微吐。”/ 唐代上官仪《咏画障》:“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宋代 陆游 《题湖边旗亭》:“渡口远山颦翠黛,天边新月挂琼钩。”/ 南朝·梁·宣帝《游七山寺赋》:“枳椇列植而为薮,悬钩触草而徘徊。”唐朝康庭芝《咏月》:“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宋朝陆游《闲咏园中草木》:“一树山樱鸟啄残,悬钩半舍亦甘酸。”等。
2. 因弦月如弓,以故月亮有了“玉弓”“半弓”“悬弓”等雅称。用例如:
唐朝李贺《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明朝杨慎《塞垣鹧鸪词》:“ 秦时明月玉弓悬, 汉塞黄河锦带连。”/ 唐朝元稹《春》:“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元朝 郭钰《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古陂浄泻秋千顷,归路斜分月半弓。”/唐代杜牧的《题白云楼》 (一作许浑诗,题作《汉水伤稼》):“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清朝杜文澜《古谣谚》:“月如悬弓,少雨多风;月如仰瓦,不求自下。”等。
3. 因满月如轮,以故月亮有了“玉轮”“金轮”“冰轮”“霜轮”“珠轮”等雅称。用例如:
唐朝元稹 《月三十韵》:“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唐朝李商隐《碧城三首》诗其一:“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宋代岳珂《塔灯六言四绝》:“金轮示现清夜,火树高腾碧虚。” / 宋朝苏轼《宿九仙山》“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宋朝陆游《月下作》:“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唐朝 陆龟蒙《中秋待月》诗:“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唐朝吴融《春晚书怀》诗:“嫦娥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唐末宋初诗人刘兼《晚楼寓怀》:“月沉江底珠轮净,云锁峰头玉叶寒。”等。
4. 因满月如盘,以故月亮有了“玉盘”“银盘”“晶盘”“冰盘”等雅称。用例如:
唐朝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朝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宋朝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元朝克中 《醉花阴》套曲:“玉盘光静,澄澄万里晴。”/ 唐朝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宋朝陆游《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 清朝龚鼎孳《念奴娇·中秋得南鸿喜赋用东坡中秋韵》词:“小字鸳鸯颠倒认,凭仗晶盘凝碧。”清朝龚自珍《忆瑶姬》词:“定万古长对晶盘,敛庄严宝相,独坐婵媛。”/ 宋朝 高观国《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词:“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危栏静倚。”明朝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羡你学克武库,才郁虹梁,志洁冰盘,一任浮云舒卷。”《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等。
5. 因满月如镜(鉴),以故月亮有了“玉镜”“金镜”“冰镜”“飞镜”、“玉鉴”“金鉴”“宝鉴”等雅称。用例如:
唐朝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诗:“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宋朝 杨万里 《月夜观雪》诗:“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挂青天。”/ 唐朝元稹《泛江玩月十二韵》:“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宋朝陆游《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朝孔平仲《八月十六日翫月》诗:“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元朝杨载《夏夜对月》诗:“安得泛舟江海上,坐观冰镜落沧波。”/唐朝李白《把酒问月》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宋朝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词:“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宋朝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双飞玉鉴中。”明朝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是日碧天如濯,明旭晶然……对之觉尘襟汤涤,如在冰壶玉鉴中。”/ 宋朝 梅尧臣《晚过天汉桥堤上行》诗:“海月开金鉴(鑑),河冰卧玉虬。” / 宋朝赵鼎《怨春风·一斛珠》“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明朝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卷,遥看宝鉴(鑑)空悬。暗想当年奇遇,美景依然。”等。
6.因满月如丸,以故月亮有了“金丸”“素丸”等雅称。用例如:
唐朝 骆宾王《畴昔篇》:“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宋朝 陆游《检旧诗偶见》:“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宋朝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诗》:“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 元朝元好问《长龙吟》:“素丸何处飞来,照人只是承平旧。”等。
7.此外,如“玉环”“玉壶”“冰壶”“玉碗”“玉盆”“玉团”“寒璧”“寒玉”“清规”(月满如规,光辉皎洁,故谓。)“金饼”“团栾”(指圆月)等有关月亮的雅称,均是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雅称,不再赘述。
用例如:
唐朝白居易《和<栉沐寄道友>》:“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唐朝 朱华 《海上生明月》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宋朝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词:“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唐朝 元稹《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宋朝 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唐朝韩愈《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 唐代 王建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四》:“月似圆来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明朝祝允明《八声甘州·咏月》:“论冬月倍加清耿,与冯夷六花争胜。玉团琼屑交相映,占断了天地澄清。”/ 宋朝陆游《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酒阑江月上,珠树挂寒璧。”陆游《秋夜独过小桥观月》:“乍圆素月升寒璧,欲散微云蹙细鳞。”/ 唐朝李贺《江南弄》:“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宋朝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唐朝 卢照邻 《琴曲歌辞·明月引》:“澄清规於万里,照离思於千行。”唐朝 李商隐 《赋得月照冰池》:“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唐朝 齐己 《中秋月》诗:“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 宋朝 苏舜钦 《和解生<中秋月>》:“银塘通夜白,金饼隔林明。”宋朝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六一居士》:“《中秋夜待月诗》,和者数人…… 孙平父 一联云:‘坐待银盘生海底,俄惊金饼上云头。’”/宋朝 林逋《又咏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清朝纳兰性德《菩萨蛮·回文五》:“月也异当时,团栾照鬓丝。”等。
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月亮的雅称“玉羊”。
月亮的这个雅称有点特别:玉羊,最初是天狼星的别称;一般认为到了南北朝时期,扩展成为月亮的雅称,盖因月光柔和,故以羊作比,用以指月亮、月光。(《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用例如:
南朝· 梁· 刘孝绰《望月有所思》:“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诗中以“金虎”喻热辣辣的太阳,以“玉羊”喻洁白柔和的月亮)《敦煌二十咏》之《水精堂咏》 :“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等。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雅称
1.“兔”字系列雅称(源自神话传说“玉兔捣药”)
中国神话传说谓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关于月亮的“兔”字系列雅称:“玉兔”“冰兔”“金兔”“银兔”“玄兔”“顾兔(菟)”“寒兔”“夕兔”“瑶兔”“兔影”“兔辉”等。就连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雅称。用例如:
唐朝 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唐朝 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宋朝 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 唐朝 李绅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 隋朝江总《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隋朝 江总《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唐朝卢仝《月蚀》诗:“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 隋炀帝《望江南》:“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花枝。”唐朝 皮日休《醉中先起李谷戏赠走笔奉酬》:“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 / 南北朝 谢庄的《月赋》:“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唐朝白行简 《新月误惊鱼赋》:“桂影西南,尽迷玄兔;与波上下,难晦紫鳞。” 近代诗人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拨难开。只怜玄兔千年冷,不见灵槎八月来。”/ 南朝·梁·何逊 《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 唐朝 李白 《上云乐》诗:“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 唐朝 李贺 《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唐朝 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 / 唐朝 王勃《上明员外启》:“侧闻金乌耸辔,俯圆燧而抽光;瑶兔浮轮,候方诸而吐液。”唐朝 黄滔《丈六金身碑》:“一夕雨歇天清,风微月明,瑶兔无烟,铜龙有声。”/ 唐朝 卢照邻《江中望月》:“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明朝 刘基《摸鱼儿》词:“新凉夜,兔影澄清汉渚。寥寥鸿雁飞度。” / 唐朝黄颇《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宋代周密《南楼令(戏次赵元父韵)》:“玉杵玄霜才咫尺,青羽信、便沈沈。” 宋代王铚《中秋招叶子谦》:“悄然望玉杵,无声桂影中。”明朝汤显祖《牡丹亭·闹殇》:“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等。
2.“蟾”字系列雅称(源自神话传说“蟾蜍成精”)
中国神话传说谓月亮上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由此产生了关于月亮的“蟾”字系列雅称:“玉蟾”“明蟾”“清蟾”“冰蟾”“寒蟾”“凉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圆蟾”“孤蟾”“新蟾”“小蟾”“玉蜍”“蟾宫”“蟾阙”“蟾窟”“蟾轮”“蟾魄”“蟾精”“蟾镜”“蟾盘”等。用例如:
唐朝 李白《初月》:“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唐朝 方干《中秋月》:“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 唐朝 舒元舆《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明朝 刘基《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 唐代 韦应物《游灵岩寺》:“兹焉赏未极,清蟾期杪秋。”宋朝 张先《于飞乐令》:“宝奁开,菱鉴静,一掬清蟾。”宋朝贺铸《采桑子·罗敷歌》:“犀尘流连。喜见清蟾似旧圆。”宋朝 范成大《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诗:“已饶瑞荚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 / 明朝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 嫦娥 奉?”南宋 侯寘《青玉案》词:“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灵溪路。” / 唐朝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宋朝 张铣《玉树后庭花》词之二:“青骢一骑来飞鸟,靓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台城秋草。”/ 唐朝李商隐 《燕台四首·秋》:“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宋朝晏几道 《阮郎归》词:“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清朝纳兰容若《天仙子·水浴凉蟾风入袂》词:“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唐朝 令狐楚《八月十七日夜书怀》:“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明朝 高启《赋赵王孙家琵琶诗》:“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冢理声秋不晓。”/ 唐朝 白居易 《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元朝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正天淡云闲,明滴溜银蟾似海山。” 清朝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一夕宴罢,宿蝶未来,银蟾犹皎。”/ 宋朝 梅尧臣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之一:“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 唐朝 李商隐《楚宫》诗之一:“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清朝 洪升《长生殿·闻乐》:“待将天上乐授宫襜,密召芳魂入彩蟾。”/ 唐代 黄滔《卷帘》诗:“绿鬟侍女手纤纤,新捧嫦娥出素蟾。”宋代 张元干《青玉案·筠翁生朝》词:“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 唐朝 张碧《美人梳头》:“玉容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台表。”宋朝 张先《凤栖梧》:“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 《宋史·乐志十五》:“残霞弄影,孤蟾浮天外,行人触目是消魂。”宋代司马光《停月亭》:“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明代黄佐《十一夜月》:“八月逾旬夕,孤蟾半丽空。”/唐朝 温庭筠《夜宴谣》:“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宋朝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宋朝 吴文英《霜叶飞·重九》词:“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明朝 徐复祚《红梨记·诗要》:“天上玉蜍欣独占,河中匹鸟恨难招,何时琴瑟调。” / 唐朝 袁郊《月》:“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宋朝 袁去华《水调歌头》:“一叶堕金井,秋色满蟾宫。”/ 元朝 丁鹤年《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诗:“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明朝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只恐着蟾阙难登,谁敢把丹桂高扳。”/ 宋朝 张先《少年游慢》词:“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宋朝 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唐朝 元凛《中秋夜不见月》:“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南唐 李中《云》:“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 唐朝 元稹《纪怀赠李户曹》:“华表当蟾魄,高楼挂玉绳。”唐朝 顾甄远《惆怅》诗之二:“禁漏声稀蟾魄冷,纱厨筠簟波光浄。”清朝 钮琇《觚賸·酒兵》:“佳时怡遇蟾魄圆,触着狂怀兴蓬勃。”/ 唐朝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叶凤彩之英姿,辨蟾精于弱岁。”/明朝 陈子龙《长安夜归曲》:“鸾篦蟾镜晓留人,御沟一夜冰纹白。”/ 唐朝 曹松《中秋对月》诗:“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清朝 黄景仁《中秋夜雨》诗:“今宵满意觞蟾盘,西北浮云早蓬勃。” 等。
3.“桂”字系列雅称(源自神话传说“吴刚伐桂”)
中国神话传说谓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但桂树却随砍随合。由此,又产生了关于月亮的"桂"字系列雅称:“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花(桂华)”“桂枝”“桂丛”“桂轮”“桂影”“桂魄”等。用例如:
唐朝 曹松 《中秋月》诗:“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宋朝 葛胜仲 《虞美人》词:“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 / 南朝·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清朝 曹雪芹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 南北朝庾信《终南山义谷铭》:“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南朝·梁·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生白露。”南北朝谢灵运《日出东南隅行》:“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 / 元朝 郝经 《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露华涨冷濯桂窟,氛露洗尽豁四旁。”/北周庾信《舟中望月》:“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唐朝 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宋朝 范成大《好事近》:“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唐朝 卢照邻《明月引》:“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唐太宗李世民《辽城望月》:“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唐朝 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清朝洪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唐朝 李涉《秋夜题夷陵水馆》:“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宋朝 张先《燕归梁》:“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浄无云。”清朝 陈维崧《念奴娇·乙巳中秋用东坡韵寄广陵诸旧游》:“月明如此,问江山今古几多陈迹;谁把桂轮今夜里,碾破楚天新碧?” /唐朝李咸用《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宋朝曹勋《临江仙·解》:“桂影一庭香渐远,四并都向今朝。宸欢得句付风*。围棋消白日,赏月度清宵。”/唐朝 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斗散紫氛,龙剑没延平之水。”宋朝 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等。
4.“娥”字系列雅称(源自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中国神话传说谓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关于月亮的"娥"字系列雅称:“嫦娥”“姮娥”“素娥”“金娥”“月娥”“姱娥”“娥影”等。
"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用例如:
唐代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代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春台仙《游春台诗 其三》:“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洗心兼涤目,恍若游春台。”/ 南朝·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婺女俪经星,姮娥栖飞月”/ 南朝·宋·谢庄《月赋》:“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宋·范大成《枕上》:“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唐朝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腾华承玉宇,凝照混金娥。”唐朝李白《明堂赋》:“玉女攀星于网户,金娥纳月于璇题。”/ 唐代李郢《中元夜》:“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五代·牛希济《临江仙》:“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 宋朝梅尧臣《得馀干李尉书》诗:“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唐朝鲍溶《上阳宫月》诗:“学织机边娥影静,拜新衣上露华沾。”
唐朝 刘长卿《琴曲歌辞·湘妃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宋朝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等。
5.在以上四个系列雅称之外,还有由"兔""蟾""桂"等并列而合成的关于月的新的雅称:“蟾兔”“兔蟾”“蟾桂”“桂蟾”“桂兔”等。用例如: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朝欧阳詹《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宋代诗人李曾伯《水龙吟·归来袖手江湖》:“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元代张昱 《玩月图》:“天地有情俱是感,兔蟾应自念婵娟。分明照见山河影,一岁无如此月圆。”/ 唐朝 罗隐 《旅梦》:“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朝 李贺《巫山高》:“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闲。”宋代 晁补之 的《洞仙歌(填卢仝诗)》:“婵娟蟾桂,三五初圆。”/ 唐朝 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宋朝 南山居士《永遇乐》:“满眼寒姿,桂蟾匀素,霜女同莹。”/唐朝 韩偓 《元夜即席》:“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明朝 李东阳 《太皇太后挽歌词》之十:“桂兔秋逾好,轩龙晚更辉。”等。
6.“广寒”“清虚”:因中国神话传说中谓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于是月亮有了“广寒”“清虚”的雅称。用例如:
唐朝 鲍溶诗《宿水亭》:“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宋朝陆游《八月十四日夜三叉市对月》:“一言欲报广寒殿 ,茅檐华屋均相见。”宋代 赵汝鐩《瑶娥曲·一二三四月如眉》:“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 元朝 袁桷《李宫人琵琶行》:“广寒殿冷芙蕖秋,簇金雕袍香不留。”/ 五代 谭用之《江边秋夕》:“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明朝 高明《节节高·清宵思爽然》:“清宵思爽然,好凉天,瑶台月下清虚殿。”等。
7.“望舒”:因中国神话传说中月驾车之神为望舒,于是月亮有“望舒”的雅称,也作明舒、素舒、圆舒。(出自《楚辞·离*》:”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用例如:
《后汉书·蔡邕传》:“元首宽则望舒朓,侯王肃则月侧匿。”西晋 张协 《杂诗》之八:“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等。
此外,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也形成了许多关于月亮的雅称,如:传说中月神名叫“结鳞”(《太平御览》卷三引《七圣记》:“郁华赤文,与日同居;结鳞黄文,与月同居。郁华,日精;结鳞,月精也。”),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这些都成了月亮的雅称,此不赘述。用例如:
宋朝王珪《较艺书事》:“日薄寒云下结鳞,忽驰诏骑绝飞尘。”/ 唐朝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瓯》:“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宋朝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一:“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姐愿化月魂,幽光永照弟。”等。
三、来源于阴阳学说的雅称
1.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日月对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日称太阳,月称太阴。由此产生了关于月亮的一系列雅称:“太阴”“月阴”“玄阴”“阴灵”“阴精”“阴兔”“阴魄”等。用例如:
唐朝 杨炯《盂兰盆赋》:“太阴望兮圆魄皎,阊阖开兮凉风嫋。”唐朝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清朝 龚自珍《叙嘉定七生》:“抱秋树之晨华,指太阴以宵盟。”/ 南朝·齐·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之一:“闲阶涂广露,凉宇澄月阴。”南朝·齐·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之三:“月阴洞野色,日花丽池光。”宋朝毛滂《诉衷情(七夕)》:“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 唐朝 柳宗元《天对》:“玄阴多缺,爰感厥免。”唐朝 元稹《赋得九月尽》:“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南朝宋谢庄《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灵。”唐代 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汉朝 丁鸿 《日食上封事》:“月者阴精,盈毁有常,臣之表也。”唐朝 李白《古朗月行》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宋朝 苏辙《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败墙破屋秋雨多,夜视阴精过毕昴。”/ 北周 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阴兔假道,阳乌回翼。”唐朝 李白《大猎赋》:“阳乌沮色於朝日,阴兔丧精於明月。” /唐朝 李频 《中秋对月》:“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宋朝 欧阳修 《紫石屏歌》:“月光水洁石莹浄,感此阴魄来中潜。”清朝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二十:“阳光时隐耀,阴魄有亏盈。”等。
2.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雅称:“夜光”“孤光”“玄度”“玄晖”“玄烛”“素晖”“霄晖”“素影”“皓彩”“圆景”“圆影”“圆光”等。用例如: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邱以视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唐朝 贾岛 《酬朱侍御望月见寄》:“相思唯有霜台月,望尽孤光见却生。” 宋朝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唐代 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唯当玄度月,千里与君同。”/唐朝 喻凫 《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诗:“几夕江楼月,玄晖伴静吟。”/三国·魏·曹丕 《答繁钦书》:“白日西逝,清风赴闱,罗帷徒袪,玄烛方微。”宋代 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寰中无遁照,象外有玄烛。”/ 宋朝陈师道《十五夜月》:“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古乐府诗》:“秋风乘兮泛霄晖,桂棹来溯兮舞云衣。”宋代 项安世《次韵谢姜自明秀才示卷诗》:“赠我和氏壁,茅檐发霄晖。”/唐朝杜审言《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宋朝梅尧臣《金陵有美堂》:“江流不尽月不死,寒浪素影东西翔。”/唐朝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宋朝 邵雍《和商守雪霁对月》:“羁怀殊少向时乐,皓彩空多此夜明。”/ 三国·魏·曹植 《赠徐干》:“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南朝·宋·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南朝·齐·谢朓 《和王中丞闻琴》:“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唐朝 武元衡《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南朝 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唐朝 李白《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明朝 刘基《过秦楼》词:“圆光易缺,急景难追。”等。
3.“魄”本指月轮无光处,即月亮的亏缺部分;又特指农历月初三的月光;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系列雅称。如:“金魄”“玉魄”“冰魄”“皓魄”“素魄”“新魄”“初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半魄”“莹魄”“寒魄”“魄宝”“魄渊”“月魄”等。用例如:
唐朝沈佺期《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唐朝李白《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唐朝 春台仙 《游春台》:“玉魄东方开, 嫦娥 逐影来。”明朝 何景明 《十七夜月思》:“含颦回玉魄,扬采忆娥眉。”明朝 王世贞 《八月十五夜济宁池亭别子与》:“玉魄斜穿树,金波细溢巵。”/宋朝 刘子翚《次韵茂园独速歌》:“大儿行文学苏黄,暗潮无声走茫茫。小儿分题拟甫白,手抉蟇颐取冰魄。”元朝 钱惟善《八月十五夜风雨见月有怀》:“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清朝 魏源《出都前夕与周子坚夜步月下》:“但得方寸明,冰魄常同趣。”/ 唐朝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宋朝朱淑真《中秋玩月》:“清辉千里共,皓魄十分圆。”元朝王实甫《西厢记》:“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南朝·梁·简文帝 《京洛篇》:“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唐朝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唐朝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五:“素魄衔夕岸,绿水生晓浔。”/唐朝 于武陵 《望月》:“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 宋代 郑弼 《定光南安岩》:“香风影里迎新魄,梵呗声中见落晖。”/ 北周 王褒《咏月赠人》:“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唐朝 张仲素《玉钩赋》:“莹迢遰之初魄,出西南之一方。”/ 南朝·梁·武帝 《拟明月照高楼》:“圆魄当虚闼,清光流思延。”唐朝 张乔 《对月》诗之一:“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宋朝 刘克庄 《念奴娇》词:“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 南朝·宋·谢惠连《秋怀诗》:“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 唐朝李绅《满桂楼》:“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唐朝贾岛《延寿里精舍寓居》:“侧庐发扃枢,纤魄时卧逢。” / 唐朝李群玉《初月》诗之二:“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 唐朝 孟郊 《长安羁旅》:“晓泪滴楚瑟,夜魄遶 吴乡。”前蜀 韦庄 《三堂东湖作》:“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夕不见晚魄,朝不识曙星。”唐代 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 / 唐代韩愈《会合联句》之孟郊联句:“夏阴偶高庇,宵魄接虚拥。” / 南朝· 梁· 丘迟 《夜发密岩口》:“敞朗朝霞澈,惊明晓魄悬。”唐朝 骆宾王 《晚憩田家》:“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 唐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二:“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唐代 齐己 《咏影》:“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 / 唐朝 张子容《碧池望秋月》:“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宋代 李复《月》:“半魄蟾犹隐,分枝桂未圆。”/ 唐朝 常建 《第三峰》:“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 唐朝 刘得仁 《对月寄雍陶》:“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唐朝 方干 《中秋月》:“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 宋朝苏轼《郊祀庆成诗》:“泰坛朝扫地,魄宝夜垂精。”宋代 无名氏 的《导引》:“先天气祖,魄宝御中宸。列位冠高真。” / 唐代 柳宗元 《天对》:“规毁魄渊,太虚是属。”/ 唐朝 李商隐 《街西池馆》:“疎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元朝 柯九思 《送林彦清归永嘉》:“遥瞻广寒殿,素娥正凭阑。白兔捣月魄,指顾成神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