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画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交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唐·元结《贼退示官吏》
从山林隐士到道州刺史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大唐王朝一片狼藉。刚刚归隐的大诗人元结就接到一纸文书:朝廷任命他为道州刺史。
道州(今湖南道县)远在当时的南蛮边陲,前些年中原大乱时,这里也不安宁,“溪洞夷”、“西原蛮”等少数民族起义此起彼伏,没两把刷子根本压不住台。而元结,就是那个有两把刷子的人。在安史之乱期间,他一介文人却在家乡河南招募五千义军抵抗史思明部队的进攻,保全了十五座城池,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知。
但他对当官没兴趣,而且是祖传的道家隐逸思想。他父亲元延祖曾经当过道州下面的舂陵丞(大致相当于宁远县副县长),不久就撂担子过起隐居生活,隐居鲁山,说“人生衣食,可适饥饱,不宜复有所须”——吃得饱穿得暖就够了,别无所求。元结抗战立功后,曾代理过荆南节度使,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他却跟父亲一样,干了不到一年,就说要照顾病中的母亲,辞官而去,隐居武汉。
当时虽大局已定,天下仍不太平。元结想起早年父亲的教诲:“而曹逢世多故,不得自安山林,勉树名节,无近羞辱”——只要国家有需要,随时挺身而出,才是大节大义。于是接到诏令的元结再度出山,南下赴任。
赴任道州刺史
做官还是做贼?!
道州是湘南重镇,刚刚经历过多年的战争动荡,民族矛盾仍十分尖锐,贼寇劫掠不断。元结上任后,迅速镇住了场子。公元764年,广西境内的西原蛮聚众进攻永州,从道州擦肩而过,居然没有侵犯道州。元结调侃说,是因为道州太穷了,贼寇不屑于来抢劫。当然不是因为穷。几年后,广西容州(今广西玉林)一带少数民族闹事,大部分州县被攻占。朝廷派元结赴任,他只身深入瑶山跟起义首领谈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短短两个月就把8个州收复了,显示出元结安邦定国的文武之道,确实不一般。
当时,道州人口已由四万锐减为四千,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满目疮痍。面对这烂摊子,元结脑海里缓缓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天下之兵须解,苍生须致仁寿,其策安出?还没等他想好怎么治理,上任仅50天,就接到了上级N个部门发来的200多件文书:要钱的、要粮的、要征调百姓服徭役的……元结愤怒了:“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使臣交王命,岂不如贼焉?!”他愤然写下《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两首长诗,抨击那些不顾百姓死活催缴赋税的官僚,表面上看是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实际上是把百姓放在烈火上煎熬,连强盗都不如!
于是他给皇帝打报告说,道州被贼寇劫掠,粮食储备、房屋住宅都被快烧光了,黎民百姓、牛马牲畜快跑光了。现在百姓生活困难,周边还有很多土匪,有40多个边界村子需要守护,要不然被匪寇打进来,湖南就会大乱。所以,请求免征道州今年的赋税。元大诗人的文才果然了得,一个报告就说服了皇帝,免了当年的税赋。第二年,征税的又来了,元结又讨价还价,为道州百姓争取减免了赋税。
元结当然知道,地方赋税的多少是与地方官的收入直接挂钩的,按例征收无可厚非,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压榨盘剥,大捞油水。但他在《舂陵行》序中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作为一个地方主官,奉命压榨百姓,把地方搞垮有罪,抗命不遵也有罪,我宁愿这官不当,“静以安人,待罪而已”。他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冒着“罪至贬削”的风险为民请命,免除徭役,还为百姓分田地盖房子,招抚流亡的1万多人重返故里,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元结任道州刺史期间,写了篇《道州刺史厅壁记》立在官署里,时刻自省自律做官要“文武才略”“清廉肃下”“明惠公直”“恤养贫弱”“专守法令”。他在道州前后当了两届刺史,六年间守土爱民,勤政为民,使百姓恢复了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税赋也恢复正常了。离任后,当地人为他立碑建祠,对他感恩戴德。
后来,“诗圣”杜甫读到元结的《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两首诗,感慨地写下《同元使君舂陵行》诗,称:“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皆华星。”高度评价元结诗如其人,情系百姓,正气浩然,可以与日月同辉!还在诗序中称道:“当天地分忧之地,效汉朝良吏之目,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少安可待矣。”如果大唐王朝再来N个元结,这世道可以消停许多。
元结题“无为洞”篆字拓片
当令以九疑为南岳?!
唐代道州境内的九嶷山是舜帝归天和陵寝之地,舜帝是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崇的圣人。在道州刺史任上,九嶷山自然是元结必须打卡的地方。
历代帝王经常命令道州的地方官代为祭祀舜帝,但因为九嶷山舜庙在深山之中,大多是远程操作,“奠酹荒野,恭命而已”。元结是个认真的人,于永泰元年(765)专程到九嶷山去找舜帝爷汇报工作,但没有找到。他在《舜庙状》中说:“右谨按地图,舜陵在九疑之山,舜庙在大阳之溪。舜陵古老已失,大阳溪今不知处。”
当时舜帝道德思想是教育引导百姓的强大思想武器,这祭祀场所是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必需。于是元结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道州城外“州之山南”,传说中的“舜南巡止宿处”(今道县县城内状元山后),建了一座舜祠。建了舜祠后,元结又向朝廷申请了一笔免税额度,作为官方祭舜活动费用。
后来有人分析,所谓找不到九嶷山舜庙,只不过是元结为了方便百姓祭祀而迁建舜祠的借口。因为秦汉以来舜帝陵庙合一,就在九嶷山玉琯岩旁;而在离玉琯岩几百米外的地方,元结还在岩洞上题写了“无为洞”三个篆书大字,并作诗两首:“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无为洞口作》)“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炼玉学轻身。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飖似欲来云鹤。”(《宿无为观》)
这个无为洞,传说是尧舜时期得道成仙的何侯炼丹的石室;汉代时期在石室里发现了西王母送给舜帝的十二支玉笛,于是改名玉琯岩;元结又题字改名“无为洞”,寄寓道家“无欲”“无为”的理想。元结留下了九嶷山最早的石刻,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以玉琯岩为中心的摩崖石刻群,2006年与古舜庙遗址一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算是元结的“有为”吧。
元结多次游历九嶷山,现在存留有三首诗歌、一篇散文和二款刻石为证。其中《九疑山图记》详细考证了九嶷山的来历,描绘其壮观景象,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当令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说明九嶷山在他心目中的至高地位,以及他超越五岳的国家疆域观念。
江华阳华岩
从道州刺史到山林隐士
其实元结骨子里还是个隐士,他对山水的热爱远大于对官位的热爱。
作为一名深受道家隐逸思想影响的中国传统文人,元结深深地着迷于湘南一带的水石之胜,纵情山水,觉得这里是隐居的好地方,并在诗文中多次透露出就地归隐的念头。
公务之余,元结在永州、道州山水之间疯狂打卡,先后开辟了江华阳华岩、江华寒亭、零陵朝阳岩、祁阳浯溪、道县右溪等风景区,开创了湘漓一线摩崖文学风气,成为永州的山水人文名片(详见)。
后人评价,元结的散文开柳宗元山水游记之先声,诗歌开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在道州留下的《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以及一系列山水诗文,文风清新自然,自成一家。其中永泰二年(766)写的《右溪记》《寒亭记》两篇游记,首开中国山水游记之先河,后经柳宗元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独立文体。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里,可以看到元结《右溪记》的影子。
元结可能是唐朝打辞职报告最多的官员了,每安定一地,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史*载:762年,辞去摄理荆南节度使职务,归隐武汉;767年,辞去道州刺史职务,归隐浯溪;769年,辞去容州刺史兼容管经略使职务,继续归隐浯溪。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放下毕生功名,元结在湘江边的浯溪山林中筑庐而居,守望着他热爱的这一方山水……
祁阳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