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边话: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成语形容一个人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常常变卦,反复无常。而古代的朝三暮四说的是战国时期宋国有位老人养了两只猕猴,一公一母,整天就围着他转悠,左邻右舍的人都称他为狙公。这个狙就是猕猴的意思,狙公跟猕猴既然能够相互沟通了,没过几年猴子下崽生了十几只猕猴。
一开始猴子少,喂的水果随便吃,后来猴子越来越多,吃的不够分了,狙公就想了个办法,他把猴子找来商量说:你们现在太多了,我已经喂不起了,咱们以后果实按数量发放给你们。朝三暮四,我早上给你们三个,晚上给你们四个。
猴子们只听懂了前面的三字,嫌狙公给少了,狙公看猴子不肯驯服,就换了一个说法,改成朝四而暮三,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猕猴听到了狙公前面说了四字,想着全天他多得了一个水果,高兴得直跳,当即就答应了狙公。这时狙公捋着胡子笑了,于是就有了朝三暮四的这个成语了。
庄子的齐物论引中出来的这个成语讲的哲学道理是整齐万物,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齐物道理引导人们做事不要怕三怕四,做人不要低三下四,说话不要颠三倒四,工作不要挑三拣四,错误不要再三再四,切记不要朝三暮四。
谢谢你的关注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