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文修
01
序言
有一句俗语叫,“天下最难还的债是人情债”, 与人交往,要懂得礼尚往来,还一定要记住,不要随便接受别人恩惠。
曾国藩六戒有言:“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讲的是做人不可欲求不满,就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直让你获利的事。
有些事看起来像是源源不断的在获利,其实,他可能是陷阱或者是骗局。
因此,当利益摆在你眼前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凡事咱要见好就收,否则,可能就会吃大亏。
02
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才能做好自己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切乎轻易受人恩惠”,意在告诫自己的弟子们,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才。
在清代,刚刚取得功名做官的进士往往十分贫穷,因而会受到同僚接济,这是当时官场上的普遍。曾国藩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所谓的人情阶级都是鱼饵,将来要加倍归还。
骨子里高贵的人不轻易受人的恩惠,尤其是自己可能报答不了的恩情,更是不愿意接受。
不轻易受人恩惠,不是内心太高傲,不是看不起任何人,只是自己能解决的困难就自己解决,不想麻烦别人,不想因为自己的困难而耽误了别人的事情。
中国传统向来注重礼尚往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切勿轻易受人恩惠,才能够将来更好地做自己。
03
所谓“好人”不等于善人
东野圭吾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太阳和人心,不可直视,” 善,其实分两种,一种是纯善,一种是伪善。
纯善的人谈感情,心真品正,实实在在,而伪善的人处关系,勾心斗角,阴谋耍懒。
伪善的好人其实比坏人更需要防备。这类人经常把“我对你不好吗”挂在嘴边,用这句话来标榜他自己做事多么到位,为人多么善良,实则并非如此。
有一种人,对你付出一点点,就感觉付出了全世界,每每需要你帮助或者对你不满的时候,就拿这句话出来说事,让你妥协和屈服,这样的人算不上朋友,还不如没有。
还有 一些人,明明你吃了亏,上了当,受了他人给的委屈,他不但不会帮你说话,反而总是劝你,说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对人要大度,让你让步。
这种老好人,看似和善,其实是建立在你的伤疤上,他不分青红皂白,根本不在意你。所以,也不要和他走得太近,给他伤害你的机会。
挟恩图报的人,是一种计较的好人,比坏人更可怕百倍;
劝你大度的人,是一种精明的好人,比坏人更觉得可耻;
背后损人的人,是一种看戏的好人,比坏人更让人心寒。
以上这三种人,你如若是遇见,一定要保持距离,不靠近,不搭理,不给他可乘之机。
04
施恩于人 ,要懂得保持距离
中国有句古话“斗米恩, 石米仇”。从古至今,农夫与蛇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不是人心的扭曲,而是人普遍的一个心理规律。
当我们施恩于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存钱,而当我们受别人的恩惠时,在心理上是在写欠条。存钱的时候会有一种安全感,存得越多,安全感越强。
而写欠条意味着匮乏,潜意识觉得自己在施恩者面前低人一等。还有很多人把长期以来的恩惠当成理所当然。
懂人性的人都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先评估一下对方是否有能力报答,但如果超出对方的回报能力,在帮助过后,一定要主动保持距离。一定要给别人回报的机会,不然助人为乐可能会变成助人为恶。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之后,无论越王如何挽留,他仍然选择全身而退。而一个国功臣文种则被勾践无情地刺死。
在古代大功告成之后,你不得全身而退,丢失的可能是性命,而现在不懂保持距离的施恩者,你得到的可能不是回报,而是疏离。
对于人性,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大意是说,只要是人,你身上就会有好的,也会有坏的;有美的、善的,也有丑的、恶的。它们都是一体的,就如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这才是全部的、真实的。
所以,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好。记住,无功不受禄,君子之交淡如水,距离才是美。
05
结语
朱子家训里有一句话:“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意思是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则生活处处美好。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礼尚往来的,有一句话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记住,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 任何一个礼物和恩惠背后也许都有他的目的,也是一份考量。
假如你不准备进行交换,就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好处。除非你有能力回馈对方相同的价值,并有能量创造未来的辉煌。
否则,接受就是透支自己,会让自己一时贪念,失去自我,在卑微中任人摆布,在江湖中行走,迟早都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