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写下这句话
我感觉到了法师所传递的信息,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的整合信息,人不再是独立的一个人,当你和你自己的心打通以后,你就会发现你和许多人的心全部打通了,甚至你和世界万物的心也全部打通了,因为在每个人的心底深处,都有着共同的一些相通的东西,正是每个人无法和自己的内心真正打通,也就无法和别人打通,也就无法和世界万物打通,所以每个人也只是活在一场梦境中,过着一种实际上有点行尸走肉的生活,当然我自己还不能真正悟到这个程度,所以我就从自己可以理解到的程度谈一谈这几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首先什么叫念念不忘,原来我不理解这个词的时候,就以为念念不忘只是总是想着,后来自己真正经历了一些念念不忘的事情以后,才知道念念不忘其实就是不断去追寻,这里面就有一个知行合一的问题,就是说,当你在心中聚焦一个理念,把其他的杂念都排除掉以后,你的念就会变成一系列自发的行为,这种行为就会让你去寻找与这个念相关的任何人和任何事,去寻找这个念相关的人和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等等,而在那里,你就会遇到有类似念的许多人,这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知行合一是必然的
所谓吸引力法则,就是说如果你是真的在内心里想成为一类人,那么你就会自然的遇到类似的人,就会吸引来一系列的资源,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在你希望遇到同类的人的同时,同类的人也会同样的希望遇到同类,大家就会有意识地到同样的场合,就会发表相同的言论,大家在一起就会觉得快乐,就希望再一次相聚,所以兴趣和欢乐是驱动行为的源动力。比如你是一个消极的人,每天总是抱怨世界对你多么不公,你的身边必然会有一群这样喜欢抱怨的人,大家在一起怨天怨地,实际上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你越来越消沉;相反如果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都是一些励志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鼓励,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会感觉每天在进步而且一点不累,反而日子过得非常开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个人的倾向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为什么会有吸引力法则呢?我认为背后的原因还是因果,就是所有的果都有其因,所有的因必有其果,你追求什么样的果,其实就自然会去追求什么样的因,你追求什么样的因,就必然会追求什么样的果,我在营销的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三类人:一类人就是希望追求经销商的进货量,所以他就会把大多数的营销资源都投在客户的进货奖励上去,显然结果是立竿见影的,销量很快就上来了,但时间长了效果并不理想;第二类人是把关注点放在终端上,把营销资源大多数都投放在终端陈列和促销上,终端掌控得很好,自然市场效果不错,销量非常良性;第三类人是把关注点放在消费者身上,营销费用更多的投放在消费者沟通和拉动活动上,最后就反映在品牌上,我一直在观察着这三类人的表现,就发现他们的行为都没有对错,并且他们做事当然也不会极端化,也会把经销商、终端、消费者的活动有所照顾,但我还是会看见他们在骨子里的倾向性的不同,这些骨子里的东西其实就是信念,就是念念不忘。
因果不虚
当你对一个信念,一个关注点每天念念不忘的时候,你的行为必然会向这个方向倾斜,这些倾斜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但你的团队就会感觉到,所以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信念和行为倾向,就会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和企业策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信念和行为倾向时间长了,就会有自己的回报,比如长期关注经销商进货的公司,实际上就慢慢走到越来越难的境地,因为现在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经销商的潜力并不多了,经销商最需要的就是需要厂家给他们赋能,但长期给经销商压货的企业的团队,已经缺失了为经销商赋能的能力,这就是回响;第二类就是关注终端的企业,他们对市场的把控力很强,终端也很欢迎这个品牌,所以现在的日子很不错,也是目前经济形势下最合适的营销模式,毕竟当下的经济形势并不景气,很多企业营销预算很紧张,重点关注终端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至于第三种关注消费者的模式,我认为这是未来的长远趋势,你会发现目前最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走这一条路的企业,当然这些企业已经成功了,市场预算比较充裕,不是中小企业能够模仿的,这也不假,但这种方式毕竟应该是未来最正确的方式,只是在现在并不是中小企业最合适的方式,因为做品牌见效很慢,也许你品牌还没做起来,你的市场已经无法养活你自己了,这也是一种必有回响。
品牌之路是未来之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感觉这句话特别有力量,时刻提醒我们自己做事情不要想的太多,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出结果,比心里想着多件事,最终让自己心很乱,人很累,事事都难有结果要好的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实际上就是给你一个鼓励,一个信心,有因必有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要你坚持了,最后的结果你总归会见到,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我是韩秀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