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针向下,为脊为柱,剑沉山岳,傲立苍穹
流淌千年的秦淮水孕育了南京城,也揉进了古往今来无数先贤的雄伟诗篇。曾经,梁希先生勇毅出任首任林垦部部长,成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者,擘画“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雄伟蓝图,美丽中国的征程就此拉开序幕。
如今,南林校园内,梁希广场上,草木繁盛,先生铜像被笼罩在一片绿意深深中。在一片高大秀颀水杉树的掩映下,先生注视着这所园子,眸光灼灼,见证着这所学府的今日荣光——
学科为柱,底蕴为梁,她立柱架梁构建璀璨未来。南林形成了以林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林业工程、林学“双林”高峰学科为引领,通过固本、强基、渗透、融合推进,带动相关学科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
- 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 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机构排名前1%;
(2024年1月南京林业大学最新ESI上榜情况)
开荒拓土,砌墙铺瓦,她励精图治培筑一流之士。郑万钧院士命名“活化石”水杉,被誉为20世纪植物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王明庥院士团队打破“杨树造林只能在黄河之北”的铁律;张齐生院士团队“以竹代木,以竹代钢”,实现竹木加工技术世界领先,延绵的竹海,为祖国大地建起一片片“天然屏障”;曹福亮院士团队以银杏为载体,引领和推动了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将绿荫撒向了世界各地,造福人类……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背后,都饱含着南林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明庥、张齐生、曹福亮、郑万钧)
顶天立地,翠沃中华,她坚守初心书写科研佳话。学校依托学科和人才优势资源,持续开展相关基础理论和对策研究,打造融合江苏省、长三角及南方各省份区域优势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高端智库与顶尖专家集聚高地;成立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生态林业与双碳战略研究基地等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发布了《生态林业蓝皮书》《生态文明绿皮书》等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一蓝一绿”智库品牌,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南林智慧”;
……
南京林业大学于横竖之间绘制出一幅绚烂多元的文明复兴图景,天地的辽远壮阔、社会的开放融合、历史的浓墨重彩都润染其中,纵横间完成了对时代的标注与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