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这首诗简单直白地描述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人们对此的感慨。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对屈原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尽管千百年来人们都在端午节纪念屈原,但是楚江的水却洗不尽他的冤屈。诗句表达了对忠臣被谤、含冤受屈的深深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慨。
2.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描绘,寄托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诗人感叹屈原的冤屈深重,忠诚的灵魂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了他的《离*》在世间流传。诗句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他的悲剧命运的惋惜,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
3. 《已酉端午》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直写端午,言风雨落花天色昏晦,汨罗江上无处可以吊念屈原英灵。后两句借榴花笑我,用渊明自喻,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满腹牢*。“独醒”二字,抒发了志士仁人空怀忧国忧民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愤懑。
4.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诗人得到皇帝赏赐的衣物,内心充满了感激和荣幸。诗句通过对衣物质地、色泽和触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份恩赐的珍视和喜爱。同时,这也反映了唐代皇帝对臣子的关怀和恩宠,以及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
这四首诗都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对世道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正义的追求。这些古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富有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