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专栏《Get高端思考》
一、佛学中对“真正的我”的定义:《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从“认知”的角度,对“真正的我”的认知能力的定义。
那么,“真正的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这在佛教中,也有两种概念进行了很精确的定义:“法身”与“佛性”。
“法身”与“佛性”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从“外”、“內”两个方向,对“真正的我”进行了定义。
“法身”是从“外”的角度对“真正的我”的定义。
“法身”是说,“真正的我”并不是一种虚无的、精神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种“实在”的身体,只是“这种身体的物理属性”与“肉体色身的物理属性”完全不同。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物理学的概念来理解,“法身”是在“四维空间”中的身体,而“色身”是在“三维空间”中的身体,这两个身体都是“实在”的身体,但是,物理属性完全不同。
“佛性”是从“内”的角度对“真正的我”的定义。
释迦摩尼佛说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的“性”不是“性质”的“性”,而是与《心经》的“心”是同一个含义,都是指“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
“佛性”的意思就是:“众生的‘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与“承载在释迦摩尼中的‘如来佛’的生命特质”是完全一样的。
看了这句话,也许有的网友会产生误解:既然,“众生的‘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与“承载在释迦摩尼中的‘如来佛’的生命特质”是完全一样的,那众生岂不是已经都成佛了?
二、众生的“真正的我”与“如来佛”的区别众生的“真正的我”与“如来佛”,在生命特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生存环境”与“认知能力”上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在《道德经》中,把“真正的我”称之为“谷神”是很有道理的,心智玩家认为“谷神”的定义要比道教中“元神”的定义,更为准确。
在《道德经》中,也有很多“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这个“谷”字就是个“源头甲骨文”的字,详细内容大家可以阅读电子书《老子真经》——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
我们在这里简单讲一下“谷”字的字义,“谷”字的意思就是:万物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构成,山体表示“显性世界部分”的意思,山谷表示“隐性世界部分”的意思。
“谷”字的设计非常简洁、精妙,大家体会一下,“山谷”是能感觉到的,但是,又不存在任何的实体部分,任何实体部分都属于“山体”,大家体会一下……
所以,“谷神”的意思就是:被限制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神”。这个“神”是在中华原生文化语境下的指向,也就是佛教中的“佛性”。
相比“谷神”,“元神”的含义并不准确,这个“元”字是个常规古汉字。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说,众生“真正的我”的生存环境与认知能力。
就从“人世间”的角度来看众生“真正的我”的生存环境,众生“真正的我”都被限制在了众生的“隐性世界部分”中,拿人来说,人的“真正的我”都被限制在了“隐性人体”中。
而“如来佛”则完全不受“隐性人体”的限制,用佛教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来佛”摆脱了六道轮回。
再从认识能力的角度来看,“如来佛”的认知能力对众生来说是无限的,是无所不知的,而众生的“真正的我”的认知能力,却被彻底屏蔽掉了。
被屏蔽到了这样一种极致程度:
众生的“真正的我”被限制在“重叠结构世界的隐性世界部分”中以后,对于“本身的感觉”什么都感觉不到,就连“自己的身体”也感觉不到,而且,就连记忆都被屏蔽掉了,在意识(Consciousness)中唯一有的,仅仅是对“真正的自己(Self)”的一种“自我意识”。
大家想象一下:
当你的肉体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包括大脑意识活动的体验都没有了,有的,仅仅是一个“我”的自我意识,其他什么记忆都没有,也就是说,你仅仅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是,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在什么地方……
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的“真正的我”都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
一个人如果被关入一个什么都感觉不到的小黑屋子以后,不用多久就会崩溃的,但是,“真正的我”以这种极致屏蔽状态,被限制在“重叠结构世界的隐性世界部分”中,在“真正的我”意识(Consciousness)中,并没有任何焦虑、烦躁、甚至没有想要挣脱的想法,就像一个“佛”一样,祥和、宁静地待在哪里。因为众生“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与“佛”的生命特质本来就是一致的,所以,自然也和“佛”一样的祥和、宁静。
……
其实,在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世界中,众生的“真正的我”不管在哪一层中,都是这样祥和、宁静的,所谓的苦、乐,其实,都是承载“真正的我”的载体的感觉。
一旦“真正的我”觉醒了,即使“真正的我”还不能从“隐性人体”摆脱出来,“真正的我”也能不再感受“显性人体”上的感觉,这就是《心经》中说的,“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既然,“真正的我”是这样的宁静、祥和,那么,又为什么要去感受“显性人体”上的感觉呢?
因为“真正的我”有了对“真正的自己(Self)”的“自我意识”,所以,在“真正的我”的意识(Consciousness)中,会产生两个疑虑:“我是谁?”、“我在哪里?”。
不要用我们自己所体验到的疑虑,去认识“真正的我”的这两个“疑虑”,“真正的我”的“疑虑”仅仅是那种非常淡淡的、似有似无的一念。
就是因为这两个“疑虑”,“真正的我”在“重叠结构人体”中的认知助手——“感知的主体”就会帮助“真正的我”去认知唯一的感受——来自显性人体的感觉。
但是,即使“感知的主体”从显性世界中,为“真正的我”找来了证明“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证据,“真正的我”也都不相信,依然保持着宁静、祥和的状态。
因为这些证据从显性人体的角度来看,就是显性人体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所以,这些证据对于“自我意识”很强的“真正的我”来说,是无法打动TA的。
甚至,“感知的主体”在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与隐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的作用下,为TA找来佛法或者儒家、道家的解脱之道,“真正的我”也都不会认同。
这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原因,也是基督教“因信称义”的“信”不是普通的“信”的原因。
真正的“学”与“信”,必须是“真正的我”的学与信,在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与隐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的作用下,“真正的我”是不会信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真正的我”学与信呢?这就牵涉到对“感知的主体”的认识。
……
以上内容节选自《Get高端思考——战略、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训练·应用》
更多内容,请点击——
心智玩家最新作品:《郭店楚简·老子甲》是老子用“源头甲骨文”字义写下的,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步骤,以及老子自己练习以后的心得体会,与给后世练习者的提醒。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对“源头甲骨文”感兴趣的网友可在各大电子书APP中搜“老子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