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徐颖 通讯员鄢静慧 视频剪辑:殷悦 何婷
开栏的话:中国珍贵典籍,凝聚着一代代读书人的心血,历经数千年岁月,甚至战火硝烟,流传至今,使中华文脉不断。今起,极目新闻记者走进省内各大图书馆,打开珍贵馆藏的历史密码,为您打捞“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故事。
《开箱啦》第(1)期
开箱古籍:《集韵》,成书于宋仁宗宝元二年暨公元1039年,庆历三年雕印完毕,由国子监颁布施行,全书共十卷,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现藏于武汉图书馆。
古籍守护人: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
古籍解读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海东,研究领域主要为汉语史、经典诠释学
曹雪芹祖父曹寅慧眼识珠,将《集韵》推广流行
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该馆收藏的《集韵》的重要地位:“《集韵》与其他音韵学著作相比,主要特点是收字多,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那么,它究竟收录了多少字呢?答案是53525个!
武汉图书馆馆藏《集韵》
然而,这本由北宋训诂学家丁度等人奉诏编写、成书于宋仁宗时期的字书,到了元、明两代却流传不广,原因是韵学不为世人重视。清初,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得到一个汲古阁影宋抄本,他把《集韵》与其他几部音韵学著作一起,刻入《楝亭五种》,《集韵》由此渐渐流行。这个曹寅,就是学界普遍认为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他不仅是清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精通诗词曲赋,在藏书和校勘等方面自成一家。
李静霞介绍,武汉图书馆所藏的这部宝贝,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寅扬州使院刻,嘉庆十九年(1814)桐城方维甸江宁补刻本。这部书封面牌记镌“甲戌年冬补刊浙宁简香藏板”,钤“余氏存吾轩所藏”印。
它历经抗战战火,在汉口租界一个仓库中幸存下来
根据书上这枚“余氏存吾轩所藏”印章的线索,武汉图书馆馆员找到了武汉大学教授余家荣先生(余家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函数论专家,于2020年10月去世,享年100岁)撰写的关于“存吾轩藏书”的文章,由此得知了“存吾轩藏书”始末。
《集韵》内页
原来,余家荣先生的祖父余泽如和父亲余毓溥,正是“存吾轩藏书”的主人。余泽如之先辈早年由江苏迁至汉口经营绸缎业,家境富裕,到余毓溥辈因好读书,先后购置了大量书籍,约百余箱以上,称之为“存吾轩藏书”。1928年余毓溥先生不幸去世,抗战期间,因避免战乱毁损,余先生的夫人李嘉琨女士订做了一些大木箱,把这些书籍装入大木箱中,并想尽办法,千般不易,历经艰辛,将这些藏书寄存在当时汉口租界的一个仓库中,使其完好保存下来。上世纪60年代初,李嘉琨女士决定将这批古籍全部捐赠给武汉图书馆,完成了其父辈及其先生使这些书籍长期保存、发挥作用的夙愿。
看这本字典,古代汉字读音、字义、异体字写法一目了然
《集韵》对于今天的音韵学研究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极目新闻记者找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海东。
《集韵》内页
他表示,通俗地讲,《集韵》就是宋代的一部官修的字典,按照“韵”来编排,而我们今天的字典多按“部首”编排,古人按照“韵”来编排字典,是为了写诗写赋方便。《集韵》对于后人研究音韵、文字、字(词)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在研究学术中,就曾用到过此书的出版物。
就音韵学研究而言,人们凭借此书可以探求中古声韵系统,可以了解一个字在古时的语音情况,比如“颙”字的读音,《集韵》用反切注音法注其为“鱼容切”,据此就可知道该字的声母同“鱼”,韵母和声调同于“容”。
《集韵》收入的文字,除了收其正体字形之外,还兼收其古体、或体、俗体等,因而可以称得上是很有价值的异体字字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字在古代的各种不同写法,比如“農(农)”字又写作“辳”“䢉”等,“梅”字又写作“楳”“槑”等。研究文字学的人能由此便捷地获得大量的异体字资料。
《集韵》对每个字的意思都作出了解释,对后人了解古代一些字词(特别是方言俗语词)的意义能够提供帮助。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报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