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
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又逢端午,它不仅仅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民俗节,也是一年一度的粽子盛宴。历代众多文人雅士对粽子都有偏爱,在品粽、赏粽之余,多有吟咏,留下了许多有关粽子的名词佳句。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盖取阴阳相裹米分散之时像也。”当时粽子有两种:以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呈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后,百姓出于对他的崇敬和热爱,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水中祭吊,端午粽便由此而来。于是相沿成俗,一直到今天,发展成为美味的传统节令食品,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端午文化的主线。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从唐朝皇帝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中可知,当时京城长安流行一种名为“九子粽”的美食,即为九个粽子连成一串,采用不同的馅料包制,九种口味,九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捆扎,看起来五彩缤纷,吃起来咸甜软糯口味各异。唐玄宗品尝后,遂赋诗对其大加赞赏。唐朝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欧擎五云浆”,说的也是这种粽子。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作《乙卯重五诗》中所描述的端午情景。这一天,诗人吃着双角尖尖的粽子,帽子上插着艾叶,然后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祛病平安,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就坐下来高兴地喝起酒来。
北宋欧阳修有一阕词《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词句清逸,意境高雅,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古人共饮菖蒲酒、沐兰浴的生动场景写得栩栩如生,细细读来美感十足。
“吾爱儋州粽,嫩香椰味浓。东坡传佐料,四海夺峥嵘。”作为美食家的大文豪苏东坡当年谪居海南儋州,不仅亲手创制“东坡粽”,还教当地人用咸蛋黄加猪肉制作粽子,并把虾米、鱿鱼加入豆类包成粽子,经过蒸煮熟透后,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令人大快朵颐。东坡先生品味了以杨梅为馅的粽子,留下了“不独盘中见芦橘,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那时的粽子花色品种不断翻新,既有板栗、红枣、赤豆,也有加入了果品的“蜜饯粽”,不可谓不时尚。
清代诗人林苏门则有《火腿粽》诗云:“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 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寥寥数语,把火腿粽子的美味写得清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芋丝韬。炊余胀满峻嶆角,剥出凝成纤细膏。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营。”清代文学家谢墉的《粽子》诗将人们洗米、裹粽、煮粽、吃粽子的过程描写得惟妙惟肖,不仅让人感受舌尖上的诱惑,更让人享受裹粽的快乐,同时还寄托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