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作为现在意大利的首都,在历史上地位煊赫,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天主教世界的中心。每当欧洲、西亚和北非有新的势力崛起时,罗马都被视作一块肥肉,被野心家们垂涎三尺地觊觎着。
当然,世界上没有无法被攻破的城,罗马也不例外,曾屡次被异族攻占。
公元五世纪前后,西罗马帝国内政腐败,而生活在北方的日耳曼族群则日益强大起来,严重威胁着罗马。在日耳曼族群中,最有实力的西哥特王阿拉里克一直想要攻占罗马,但是屡屡败于西罗马将军斯提里科之手。
公元407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自毁长城,以反叛罪*死斯提里科。阿拉里克获悉这个消息后,不禁仰天大笑:“终于没有人能阻止我去罗马了。”当他手下的将军问:“不知陛下打算走哪条路去罗马?”阿拉里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All Roads Lead to Rome。
这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由来。
当前,网上有种论调,但凡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或既得利益者在某些方面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总有人出于羡慕也好,嫉妒也罢,或者出于义愤,发出“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人家就生在罗马”这样的评论。
在当前贫富差距日益拉大,阶层沟壑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出现这样的论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理解归理解,但若细细品咂一番,这样的论调究竟正确与否就另当别论了。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里的一个“通”字,强调了一个过程。在前往罗马的过程中,你可能经由地中海水路前往,也可能从南部经由那不勒斯前往,也有可能从北部经由米兰前往,还有可能经由飞机从空中前往……总之,方式有成千上万种。
不过不管哪种方式,去罗马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见到很多不同的人,你的眼界会发生变化,你的世界观也会发生变化……可以说,在前往罗马的过程中,你的人生被不断塑造着。
而原本生在罗马的人则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或许你会说,生在罗马的人一样可以先去到其他的地方,然后从其他的地方再回到罗马。你说的很对,但两者之间的心境却是大不相同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收获也是大不相同的。
甚至,在去往罗马的过程中,你可能在一念之间会恍然大悟,发现其他地方,比如威尼斯才是你的“罗马”,所以并不需要再去罗马了。
(图片来自网络)
哪怕你的目标就是罗马,而你却一生不曾到达罗马,可那又能怎样,你毕竟眺望过罗马,夜里也曾为他魂牵梦绕,也曾踏上过征程……这些经历,罗马人永远无缘享受。
物以稀为贵,这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你自己经历的那独一份生活,而不是和别人一样人云亦云,复制粘贴的别人的生活。所以,以你自己的方式前往罗马,品味旅程酸甜苦辣,观赏沿途各色风光,体验独一份的人生经历,难道不是很好么?
再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罗马城,世上也根本没有一个举世公认的“罗马”。你若爱,你若自在,西西里岛也是“罗马”;你若爱,你若自在,佛罗伦萨也是“罗马”;你若爱,你若自在,维罗纳也是“罗马”……
那么,又何必非得把“罗马”囿于财富,或者地位之间,给世人灌输一个“只有财富或地位才是罗马”的印象,让这原本已经将物质看得过重的社会更增加一分对财富和地位的焦虑呢。
再者,罗马何等璀璨辉煌,财富和地位又怎么配,怎么配,怎么配得上比作罗马。这无异于将驽马并麒麟,将寒鸦配鸾凤,若细细想想的话,毕竟是不恰当的。
关于罗马,还有一个谚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是把这句“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人家就生在罗马”,改成“条条大路通罗马,可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到达的”,似乎会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