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孩子们退居次席,家长之间的聚散离合,图谋算计这些必然的鸡零狗碎成为剧情冲突的主力军。而且作为融合当代现实生活阴暗面的集大成之作,罗列了一系列底层平民最为担心的家庭危机:诸如家庭财政主力失业,当家主妇响应或者意料之外怀二胎,或者成功人士在外面搞搞外遇顺带离个婚,再婚之后的*家庭面对老一辈的财产与情感分割各有算计……种种鸡毛鸭血的社会负面情绪不断堆积,然后投射到面对繁重学习任务的就读生身上,激发少不更事的孩子们激烈而莽撞的反抗。
于是,父母辈儿要在疲于应付家庭的生计危机之外,还要安抚与疏导“她还是个孩子”的亲生儿女的感情与不能放松的学业,这种焦头烂额的生存状态,成为后期强行勾起观众共情点的矛盾焦点!
但是,说好的展现高中临近高考的考生为主题的青少年生活主题,被偷梁换柱又回归了中年人的生存焦虑。这是精神核心的返祖,更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强行用生活焦虑来构建戏剧冲突的生硬表达方式。
于是,归根结底,六六借着孩子读书升学的压力,添加了当前社会一些犄角旮旯儿的负面情绪,把当代中年人生存压力的三座大山凑齐了。但是,打着《描写高考前学生和家长生活状态的旗号,实际上既么有写出孩子面临高考所承受的压力,也莫有写出家庭里要承担的额外责任,仅仅是把之前那些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婆媳姑表诸侯混战的局势换一个群体演绎一下。
于是,我们可以说它既没有代表青少年,也没有真正找到中年危机的根源,仅仅是一个拿着幌子用插科打诨逗笑观众的喜剧小品。可以看着笑笑,愉悦一下身心,却不能拿来印证生活,更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