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杨淼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原标题:打开知识产权的“朋友圈”
我们深挖知识产权的内核,会发现,它是一种综合属性的产物,涉及到很多方向和延伸领域。为了让其蓬勃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打开知识产权的“朋友圈”,向各个领域普及知识产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从2018年起,很多人又重提“知识产权春天”这一美好的“概念”,说知识产权行业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特别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修改法律等等,似乎无一不验证了这一个令人激动的说法。不难看到,这几年知识产权行业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作为从业者,我们的感觉也非常明显,仿佛知识产权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概念。
最近听了很多业内大咖的分享,结合从业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总结认为,现阶段的知识产权行业的确有很多可喜的变化,但只能说比原来有好转,可这算不上是知识产权的“春天”。
甚至有一种现象,似乎这“春天”只与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产权行业的“自我狂欢”。冷静下来倾听,我们会发现,其他行业、从业者,对知识产权的理解还有些懵懂,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还有很多质疑。
面对懵懂和质疑,我们自然不能忽略,都有义务答疑解惑,为行业发声,为专业发声,让社会各界理解知识产权,懂得它的真正价值,共创知识产权行业发展大势,顺势而为。
回归知识产权的本身,我们深挖他的内核,会发现,它是一种综合属性的产物,涉及到很多方向和延伸领域。为了让其蓬勃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打开知识产权的“朋友圈”,向各个领域普及知识产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一、从知识产权的含义看,必须打通其衍生、成长的通道,才能让跨职业的人更明白知识产权的意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其本质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
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赋予了知识产权某种“垄断”属性,在某种角度上讲,是对技术创新、智力创造等前期投入的巨大“回馈”。但要想获得这种“垄断”,就必须打通其衍生通道。
如技术创新到专利授权,是从程序员、工程师等科技研发工作者的构思或者理念过程中,提炼出符合法律审核标准的发明内容,经过IPR的专业转化,让技术思维和语言衍生成法律语言。这就让我们有了跨职业沟通的必要性,专利,我们要对接程序员、工程师、产品经理、技术工人等职业;商标、著作权就可能要对接设计师、产品经理、公关、管理者等角色。当然,针对不同的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我们要有不同的对接策略和普法培训方式,例如基层员工,可能更重技术专业性和感情融入。对这些职业中的中层骨干或高层管理者,可能要讲知识产权的运用形式、变现方式、对他岗位的价值或对公司发展的辅助意义等等。
无形财产,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它的本质。它是一种财产,可以说是一种可商业化,可升值,可变现的东西。我们就该学会怎么与其匹配的职业沟通如何更好地运用它,例如销售、商务、财务人员等。用什么样的话术说明知识产权体现的公司优势?用什么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公司竞标?用什么样的结构展示公司估值、融资的物超所值?都是需要我们跨职业沟通的内容。这种沟通需要把我们专业的知识产权语言转化成相应的销售、财务、商务语言,让更多的人读懂它,理解它,愿意接受它,使用它,这才能促进各职业的共同进步。
通过不同职业间的沟通,让知识产权从产生到成长运营,都有人能够明白、能够懂,这样才有利于未来知识产权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从知识产权的功能看,必须扎根于其他领域,才能让其他行业更了解知识产权的关联性和价值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从狭隘范围上讲,一般分为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从分类可以看出,知识产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劳动创造和商业化行为息息相关。
知识产权是企业技术、品牌价值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及核心承载体,是无形资产的典型代表和增值凭证。例如,一个公司的技术是否领先,不能只靠嘴说,必须要有他自己的衡量标准,而这个标准一般情况下就是专利授权证书,包括授权证书的个数和与主营业务的关联度。同理,一个公司品牌的价值高低,除了看一些商业属性和销售数据以外,更要看是否有核心产品的商标或者公司商标,只要商标的权利稳定,具有市场的独一无二的显著性,才能承载品牌价值的溢价和增值。所以不管是什么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在上市或者投融资过程中,均会对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和主营业务的关系有一定的评估和披露,这些都是投资人最看重的指标之一,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与技术、品牌、资本运作都有非常大的关联度。
知识产权是政府招标、营销宣传的必备资质和手段,是企业市场竞争和构建技术壁垒的独门武器。知识产权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专有权利就相当于在技术领域、业务范围内和销售过程中拥有了一种合法的“垄断”属性,当然,这种“垄断”并不是违法的,它是对以往研发、设计、创造等前期投入的一种回报。作为知识产品,法律就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和先天壁垒,可以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构建出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如果这种优势被人抄袭或者模仿,我们可以利用法律属性,通过合理的商业手段、行政途径和法律程序给予强有力的狙击,从而维持较好的市场销售的效果。
扎根于商业,立足于关联产业,利用知识产权专业技能和其他行业有机结合,让知识产权与行业的关联性和价值更好的、更具化、更直观的表现出来,例如用行政投诉、商业秘密诉讼、技术侵权诉讼、不正当竞争诉讼、著作权侵权诉讼、商标侵权诉讼、招标必备资质等形式,让知识产权的意义宣贯和普及更加深入各个行业。
三、从知识产权的发展阶段看,必须构建有序、公正、融合、开放的社会环境,才能使社会整体更懂知识产权的综合特性
最近跟业界的一些公司知识产权从业者沟通,发现知识产权的整体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毫不夸张的说,在国内的一些发展较快的行业内,知识产权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
今年7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半年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3.9万件,同比增长23.0%。商标注册372.4万件,同比增长22.4%。全国各省(区、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立案数 1.38 万件。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 1074 亿元,同比增长 25.9%;质押项目数 6195 个,同比增长 32.4%。这组数据明确的显示出,中国知识产权的各种细分业务均有明显的增强,特别是在运营和司法领域的贡献更为喜人。
随着中国尊重司法,构建法制大环境方向明确,知识产权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环境,其中,国家机构的职能调整,知产法院的设立及司法审判管辖的明确,特别是惩罚性赔偿机制的确认,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涉案金额过亿已经不再是知识产权诉讼的罕见事件,其中,2020年“小i机器人起诉苹果并要求赔偿100亿”的专利诉讼,更是进入了历史新高。
从而从社会宣导、国家重视以及司法案例的逆推作用,均可以明确看出,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让知识产权综合价值得以显著地展示。知识产权也不再是只有初期确权方面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具体,更加的有实用价值。
知识产权不能只做概念上的知识产权,要结合商业、管理、职业、法律环境、行政政策,做打开的、开放的知识产权,打破壁垒。
打开圈子,创造一个温暖的知识产权共赢的环境。让知识产权回归法律定义的基础作用,做好企业部门中的连接器,让企业内的各个职业从业者更加了解、更加自主的创造知识产权。从而体现其从技术属性到法律属性的中转站。也要让知识产权回归商业概念的运营作用,做企业商业竞争和技术先进性的先锋队,让产生出来的知识产权都可以在商业范围内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展示,体现其从概念到实际运用的实用价值。
让知识产权不再是一个概念,更应该是具体的、可落地的一个系统,它不再孤立发展,他深入商业、财务、技术等土壤茁壮发展,绽放新的魅力,希望未来的知识产权活动,可以邀请更多跨行业的、跨职业的伙伴一起加入,一起配合,共同走入知识产权的春天。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杨淼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