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什么历史典故?#
“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的情况。这个成语的典故与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关。
据《三国演义》记载,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故事展示了战争和政治策略中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在这个故事中,周瑜原本计划通过假意联姻来夺取荆州,但最终却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荆州没有夺回,还损失了孙尚香。
这个历史典故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首先,它提醒人们在决策和行动时要谨慎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后果,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其次,它强调了智慧和谋略的重要性,以及在竞争和冲突中保持冷静和灵活的思维的必要性。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历史典故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追求目标时要谨慎行事,避免因贪婪或鲁莽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它也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最终遭受更大损失的情况。
~~~~
在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交战,吴王夫差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向夫差俯首称臣,表示愿意归顺。夫差心想,现在不*勾践,以后必成大患,不如现在就*了他。但他的臣子伍子胥认为,不应该*勾践,而应该利用勾践使其归顺,然后扶植越国来攻打齐国,以扩大吴国的势力范围。夫差听了伍子胥的建议,便把勾践放了回去。
后来,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了伍子胥。而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在公元前473 年打败了吴国,夫差也在战败后自*。
这个典故和“赔了夫人又折兵”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处理问题时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聊聊三国典故#
#正说三国#
#三国历史探讨#
#浅析三国#
#三国历史疑问#
#扬州头条#
#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