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韩晓乐在2020年全国科技周启动仪式上进行科普讲解。
秦兆年在展示光动传媒技术制作的课件。
科学普及,任重道远。
**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学普及的内容和技术手段也不断丰富。强起来的科普翅膀,承载着无数青少年心中的科技梦想。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科普怎么讲?科普课如何上?老师们这样说……
每个人都有被科普的义务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全国科技周启动仪式上,一场题为《科技战疫》的科普讲解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漫漫人类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瘟疫的斗争历史,在有人类记载的3500年,疫病的流传成百上千,疫病的种类多种多样……”在讲台上将科普知识娓娓道来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的青年教师韩晓乐。
“科普是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责任所在。”谈起从事科普工作的起因,韩晓乐说,科学中深奥和专业的表达,把很多非专业的爱好者拒之门外。但科学知识其实并不枯燥,换一种表达,能让学生和民众更容易接受。
如何让科普“平易近人”?韩晓乐一直在探索。去年,韩晓乐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并荣获“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比赛过后,她便立即着手准备面向全校开设科普公开课,让更多学子体验科学的魅力。
科普课程涉及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韩晓乐与来自不同学院的团队成员从零开始、反复打磨,将科学知识原本的体系打破*,构建出一套适合科普的崭新课程。
“把书从薄讲厚很简单,但是从厚讲薄、提炼精华很难,需要运用巧妙的方法进行高度的凝练,科普讲解就属于后者。”韩晓乐说。
经过一个暑假的筹备,科普课程终于揭开面纱。新学期开课后,收获学生一致点赞。去年底,这个名为《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的课程还上线了“学习强国”平台。19集的课程中,涵盖了化学、药学、生物、食品、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纳米材料到食品安全,从垃圾分类到无人驾驶汽车,各种前沿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被韩晓乐一一拆解和讲述。
“做科普,首先要让自己的眼界开阔,广泛吸纳综合性、全方位的知识,才能把自己对知识的见解传递给学生。”韩晓乐说,“科普可以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我们并非生活在象牙塔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韩晓乐也没闲着。针对群众关注的疫苗、复工复产、无症状感染者等话题,她查文献、定选题、录视频、做剪辑,主创了《我们距离拥有新冠肺炎疫苗究竟还有多远?》《科学认识“无症状感染”坚定复工复产信心》《瘟疫历史照进现实》等10余部“科普抗疫”视频及文章,在各平台的阅读量超过300万次。
“高校教师不应只局限于三尺讲台,更要尽己所能地为社会做贡献。”韩晓乐说。
如今,韩晓乐被聘为科技部“十四五”科普规划专家,并受邀担任《国家面向2035科普发展战略规划》主要起草人。在她看来,科普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科普的责任,每个人也都有被科普的义务。”
科学知识让孩子一生受益
科普这件事,秦兆年一干就是一辈子。1995年从华南师范大学退休后,他的科普教育实践已经持续了25年。
秦兆年是中国知名光学投影教学专家。他自创的“光动媒技术”,利用计算机、电视和幻灯投影,用低成本的方式编制出一套科普教材和器材。变色的瓢虫、会动的电视图书、揭秘麻将桌上的骗局……在秦兆年的光学课堂上,生动趣味的内容让科普变得更加直观。
谈起推广科普的初衷,秦兆年说,1993年,仍在大学任教的他到四川万州做培训。他用动画图片进行投影演示时,受到当地教师的热烈欢迎。秦兆年决定,等退休后,就去扶贫、做科普。
为了延续教育事业,秦兆年退休后和爱人自费购买设备,把自己家布置成了教学实验室。此后20多年,这个特别的实验室和教室接待了数以千计的访客。即便在疫情期间,86岁的秦兆年也没有停下脚步。在线上为学生讲课时,他就像在讲台上一样,站着完成近1个小时的授课。
“科学课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秦兆年说,科学要接地气,要成为学生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科学教师要学会动脑筋,让课堂活泼生动起来。
20多年的退休时间,秦兆年不仅在身边开展科普教学,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到贫困地区进行科教志愿扶贫。乡村条件艰苦,他常常需要挤火车、坐汽车,和当地的学生、教师一起住在简陋的平房里。他不但不要任何报酬,甚至还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购买教材、设备捐赠给学校。
通过光动媒技术,秦兆年用一张张胶片制作出高质量的动态教学软件,为乡村的孩子带去了科学知识。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终身投资。给孩子们带去科学知识,可以让他们一辈子受益。”秦兆年说,希望发挥人生余热,未来到更多乡村小学义教,培养一批乡村教师,给孩子们带去生动有趣的电教课堂。
将科普融于现实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在哔哩哔哩(B站)直播过多年化学课的梁晟斌决定换个方式,给年轻的网友开设一个科普课堂。
彼时,正值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期。在上海大同中学担任化学老师的梁晟斌发现,疫情之下,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对于还没到20岁甚至未成年的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被虚假信息‘带偏’,甚至产生负面情绪。”梁晟斌说,过去几次的直播大都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但这一次,他打算跟学生聊聊疫情。
“瑞德西韦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乙醇消毒的效果如何?”直播开始后,梁晟斌便聊起了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并用科学验证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看法。
“一个药物用于临床,必须经过生物学家的病毒分析,化学家的合成以及医生的临床实验等,需要科学论证。”在讨论瑞德西韦的使用时,梁晟斌告诉学生。
既有时事的热度,又有理性思考的高度,梁晟斌的直播课堂一下便涌入了数千名观众,留言和“弹幕”也随之而来。之后的直播课上,梁晟斌还向学生介绍了口罩、红外线测温仪等背后的原理,为大家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近十场课程下来,梁晟斌发现,准备一堂在线课程,比传统线下备课更花心力。
“在线直播课,观众有学生和家长,还有同行和专家,一个知识点讲错了就会‘掉粉’,容错率很低。”梁晟斌说,网上科普课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弹幕”,收到学生的实时反馈,自己感到非常开心。
“只要将知识融于现实生活,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授,就可以事半功倍。”谈及科普课的经验,梁晟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