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用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13 23:06:44

【编者按】**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坚定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近日,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凯锋研究员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就此发表了演讲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否则发展就没有灵魂,前进就会失去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全国上下在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今天,我主要谈一下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先来说说价值。价值这个词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密切,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好坏”。从广义上说,“善恶”“美丑”“得失”“利弊”“祸福”“荣辱”“应该不应该”“轻重缓急”等,这些说法最后都可以用好和坏来概括。价值这种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在于,它不是事物本身的某种属性,也不是主观一己的兴趣和感受,而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对于主体的意义。价值因主体而异,因人而异。鞋子是否合脚,穿鞋子的人最有发言权;别人的良药,也许是你的苦酒;忠言常常不顺耳……这些都说明价值的主体性。由于主体的社会存在不同,人们的需要和能力不同,也就导致现实的价值关系、价值体系的多元化。

在多元的价值当中,选定哪一种价值,追求哪一种价值,一定是以具体主体及其客观需要为标准,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放弃主体性,盲目地追随他人,反而对自己不利。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中,一个根本的原则就叫主体性,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由此来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一种价值和价值观念上的主体自觉性。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指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一个学术理论名称,就像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历史观一样,有一套系统的学问。而价值观念与学术性、系统性没有必然联系,就是指人的选择、态度、立场,是指人们头脑里形成的信念、理想和信仰。价值观念人人都有,不是指对价值问题有什么学问、知识,而是在价值领域里,你信什么、要什么、追求什么。

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好比大街的十字路口,四个方向都有路,东西南北都有人走。你不可能限制人家,只准走一个方向。但涉及到个人的时候,就不可能同时走多个方向。既想朝东,又想朝西,还要席卷南北,肯定行不通。每一个主体只能自己选定一个方向走下去,所有思想、感情、行动、规划等随之保持既定的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如果没有选错,就一定能够开辟出新的道路,达到新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我们国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做出的坚定不移的价值选择,我们一直保持这样的价值导向,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说完价值、价值观,再来谈谈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它是指在各种价值观念中最根本的、灵魂性的、如种子般存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根本的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纲领、行动的标准,但是我们党不会直接把自己的主张原封不动地加给全体人民,也不会把对自己的要求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混为一谈,而是十分注意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和日常智慧中把握他们的共同愿望,并用党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总结概括,进而表达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观。这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实践,具有“来自人民,回到人民”的逻辑性和历史性。

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结构和具体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一直坚持的价值理想,那就是公平正义。

回顾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来的世界历史,可以客观地说,资产阶级革命所实践的价值体系,以“自由”为核心,突出强调并实施了“自由即正义”原则,资本主义也常被看作是“自由主义”的同义语。马克思曾经肯定了这种价值追求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但他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不平等)的秘密,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和现实任务,就是在尊重和保障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以平等、公平为特征的社会正义。今天,反思资本主义弊病的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资本主义这一根本的历史局限,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如罗尔斯等对此也有所思考。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作为后于资本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一个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主导价值观念。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并保持其应有的个性,坚持走自己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将这种个性放到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下去理解,避免边缘化、另类化。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及其建构,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权利和责任,以实现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为己任的中国人,不能例外。**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要求我们保持和而不同的立场,坚持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追求合作共赢的效果,为全人类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处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上目前还存在着某些认识和思想方法的误区。要么干脆不承认有共同价值,进而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文明无关;要么认为即使有共同价值,内容也就是美国的那一套,追求共同价值也就意味着向西方或美国的政治模式看齐。它们没有认识到共同价值观的建设是全世界人民的权利和责任。我们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参与其中并作出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表达,不会与对当代世界共同价值的认同和担当相冲突,完全可以找到和表明二者之间的交叉点和重合面,自觉地将共同价值包括在核心价值之内。

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把三大线索贯穿始终

十八大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持续深化,培育和践行工作也在逐步制度化,但总体方向、目标和基本层次结构已经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把三条大的线索贯穿始终: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文明的汇通融合。既坚持本土特色又拥有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标识性概念,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本土特色。

在人们印象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似乎还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阶段。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者的互动融合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色和优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脉,而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两者的互动融合催生中国式的现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现代性本身的一些弱点和弊病也暴露出来,道德主义的谴责日渐增多,恢复朴素生活方式的情感需要也日益迫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一面,肯定伦理价值、心性修养所具有的价值,道德理想可以照亮世俗生活,但又强调说明这些价值不是用来否定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绩、所创造的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物质条件,而是要成功运用到政治哲学上,走出一条不是那么冷冰冰的中国道路。重视实践,尊重历史,顺应现代化的理念,又探索出新的形式,慢慢实现创造性的转化,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

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续放眼世界,充分关注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性。

今天要真正实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一直追求的公平正义,需要我们放眼全球,了解资本主义衰退以及福利改革之路究竟如何,需要关注欧洲左翼政党逆境突围的可能前景,需要关心全球左翼有效合作的可行性,需要深入思考新自由主义退潮后可能出现的动向。

当然,更加需要重视分析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组织、运动、因素甚至情绪的发展情况,把握其多样性、成长性甚至扭曲、变形的新特点。总之,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空间和实践空间有足够清楚的认识,把握内外两个大局,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现实重在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优化中国特色,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上的说服力,又可以指导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

坚持文化自信,开辟中国文化发展新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今天要求坚定的文化自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文化自信,是指现实的个人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生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持有坚定信心。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在彰显中华文化发展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我们才能确立文化上的自我意识。

中央提出文化自信,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连在一起,成为今天大家都在讲的“四个自信”,有一个过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四个自信”,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同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的这个文化自信,实际上和*当年讲的“民族信心”是一致的,是对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信心。在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1、文化自信要体现对中国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回顾历史,正如不少学者概括的那样,中华文化数千年未中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柔相济,和而不同,在历史和实践基础上,汇合百家,儒释道三教合一,与时俱进,逐步形成复合的、相对的、流动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与西方文明冲突,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进入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股思潮汇通融合,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文化复兴三位一体发展的价值理想;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发挥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智慧,对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共建人类美好精神家园贡献中国方案;善于总结和反思自身文化的优势、特色和不足,不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也不回避现实,叶公好龙,而是冷静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努力用好优势资源,扬长补短,努力再创文化辉煌。

源远流长、博大深邃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历程的凝聚;生长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华文化的先进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来源于它既体现“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特征,从而具有世界历史性和时代性内涵;也体现“当代中国人”的实践方式和成长历程,从而显示中华文化特有的底蕴和力量。因此,强调文化自信,不仅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增强对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我们既不能以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名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轻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要体现对中国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2、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从文化上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我们强调对整体意义的中国文化充满信心,当然不是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不加分析地简单拼盘,而是要立足现实,贯通古今。2013年,**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所以,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文化主体的自觉担当,归根到底是要从文化上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当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更加清醒地反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在实践中去观察、思考和检验我们的文化,同时保持对文化理想与目标的矢志不移,不泥古,不崇洋,不怕像谁,也不怕不像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在新的高度上实现自立和自强。

所谓精神自立,是指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在精神上站起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意味着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重新崛起。它告诉世界的是:经历了曲折和磨难的中国人,重新成为自己事业的自觉的主体。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的事情就要中国人自己来办,我们有权选择我们应该办的任何事情,有权拒绝别人强加给我们、而我们不需要或无法采纳的任何东西。我们中国人干自己的事业,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怎么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就怎么做。这就是一种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意识。正是在这样的主体性自觉意识的坚持中,我们在文化建设尤其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建设上才能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并不断完善表达方式。我们并没有盲目坚持固执于所谓纯粹的传统文化形态,而是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步走向深入,这才有文化自信的依据。

【思想者小传】

为什么需要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用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1)

黄凯锋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价值哲学和文化理论。曾任上海社科院党委宣传部长、党政办公室主任、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个人主要学术著作有《价值论及其部类研究》(2005)、《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2007)、《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2012)、《人文情思录》(2013)、《安妥今生——信仰生活的价值观研究》(2016),主编《价值哲学:路径依赖与中国实践》(2018)。曾获中宣传部“五个一”工程论文奖,上海市第八届*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上海市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 。(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