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十分冷僻的化学名词三聚氰胺,在2008年秋天由于爆发了“毒牛奶事件”,一下子成了媒体的高频词,成了人人关心的化学名词。
“毒牛奶”是怎样被发现的呢?那是在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被查出患有肾结石病。婴儿很少会得肾结石这种疾病,何况这么多婴儿一下子都得了同样的病,显然跟他们的食品有关。一查,发现他们的主要食品都是同一品牌的一种奶粉。再查,对这种奶粉进行仔细化验,竟然查出含有大量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正是三聚氰胺导致婴儿得肾结石。这种“毒奶粉”经过媒体曝光之后,全国震惊,各地纷纷严查牛奶、奶粉,竟然发现了不少含有三聚氰胺的“毒牛奶”“毒奶粉”。
牛奶、奶粉里面怎么会冒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呢?
人们不由得想起2004年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100多名婴儿因食用了当地出产的劣质奶粉,四肢短小,身体瘦弱,脑部偏大,成了“大头娃娃”。其实,就“造假技术”而言,这些劣质奶粉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以淀粉、蔗糖等替代奶粉,再添加奶香精,蒙混消费者。由于淀粉、蔗糖远比奶粉价廉,不法商人借此获取暴利。查验这种劣质奶粉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测定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能使其原形毕露。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婴儿一级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二、三级为12%~18%,而那些劣质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大多数只有2%~3%而已。
2008年毒奶粉事件的始作俑者显然明白,蛋白质含量直接检测十分繁琐,通常是以氮含量为指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蛋白质是氮、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淀粉、蔗糖之类只含碳、氢、氧,并不含氮,因此倘若奶粉中掺入很多淀粉、蔗糖,氮含量就很低。为了提高劣质奶粉的氮含量,以便产品检验时能够通过氮含量测定这一关,作案者把“歪脑筋”动到了三聚氰胺上去了。
著名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是“三聚氰胺之父”,他在1834年首次用电石(碳化钙)为原料,制成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无味无色无毒的单斜晶体,可作为制造塑料、涂料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虽然含氮量很高,却毫无营养价值。美国曾经发生很多家庭所养的宠物猫、狗因无法排尿而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检查猫饲料,结果在俄亥俄州和科罗拉多州两家公司生产的宠物颗粒饲料中发现含有三聚氰胺。不言而喻,不法商人知道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达66.6%,因此在猫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可以大大提高含氮量,借此减少饲料中的小麦蛋白粉,降低成本。尽管当时这两家公司解释说,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增加颗粒饲料的黏性”,企图蒙混过关,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光如炬,认定添加三聚氰胺有害于宠物的健康,坚决要求这两家公司召回有害产品。
三聚氰胺由于可以制造含氮量虚高的效果,因此获得了“蛋白精”之俗名。少量添加,可以微调蛋白质含量,成为饲料生产企业的潜规则。2007年,中国检验检疫局先后从进口的宠物食品、观赏鱼饲料中发现三聚氰胺,这表明三聚氰胺已经被境外不法商家添加到各种各样的蛋白质类的商品之中。但是,把大量的三聚氰胺添加到婴儿奶粉中,却是前所未有的。
三聚氰胺含氮量一般是牛奶的151倍,是奶粉的23倍。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大大减少奶粉用量,获取暴利。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不法商家铤而走险。据查证,从2005年4月开始,就有奶站的经营商把三聚氰胺大量掺入鲜奶中。奶粉是以鲜奶为原料制成的,1吨奶粉需要4吨鲜奶。奶农们把鲜牛奶卖给奶站,奶站再把汇聚的牛奶成吨转卖给奶粉加工厂。在鲜奶中掺入三聚氰胺,比在饲料中掺入三聚氰胺多一道“技术难关”,因为三聚氰胺只是微溶于水,简单掺入鲜奶之后会成为白色渣滓而显露原形。不法奶贩在利益的驱动下克服了这一“技术难关”:三聚氰胺呈弱碱性,配以适当的柠檬酸,经过搅拌、加热,便可以使三聚氰胺全部溶解,再注入鲜奶之中,同时掺入自来水以及其他廉价的填充剂,就成了氮含量极高的“毒牛奶”;如果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粉末,就生产出了“毒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