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
【原文】
苏峻(1)反,温峤(2)推陶侃(3)为盟主,侃欲西归,峤说侃曰:“天子幽逼(4),社稷(5)危殆(6),四海臣子,肝脑涂地(7),峤等与公致命之秋,事若克(8)济,则臣主同休(9),如其不然,身虽灰灭(10),足以谢责于先帝。今之事势,义无旋踵(11),骑虎之势,可得下乎?公若违众独反,众心必沮。沮众以败事,义旗将回指(12)于公矣。”侃无以对,遂留不去。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据《太平御览·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说下》引)
【注解】
(1)苏峻:晋成帝时任历阳内史,想造反,后来被温峤、陶侃等讨平。
(2)温峤:晋祁人,博学而有见识,平定王敦、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谥忠武。峤,音叫。
(3)陶侃:音桃砍。晋代名臣,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平定苏峻之乱。
(4)幽逼:遭受小人逼迫。
(5)社稷:国家。
(6)危殆:危急。
(7)肝脑涂地:形容竭力尽忠,不惜一死。
(8)克:通“克”,战胜。
(9)同休:同享福禄。
(10)灰灭:消灭。
(11)旋踵:畏避退缩。
(12)回指:转而指向。
【故事阐述】
“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晋王室南迁,琅王司马睿在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自元帝开始,内乱频生,天下不安定。到了晋成帝,由外戚庾亮任大司马辅政。
当时,历阳内史苏峻有谋反之心,庾亮想削除他的兵权,就征召他入朝任职。但苏峻不肯,就联合豫州刺史祖约起兵造反。
庾亮与大臣温峤就发兵讨伐苏峻,并推举大将军陶侃为盟主。过了几个月,两军对峙,联军一直无法取胜。陶侃认为准备不足,想退兵等待时机再攻。
温峤就说服他,说∶“天子受到小人的逼迫,国家处境危急,如今正是臣子竭力报效国家的时机。如果战胜了,那就是君臣共享福禄;如果失败,虽然牺牲生命,也对的起先帝了。现在的情势,不容我们退缩逃避,就像骑在虎背上,能下的来吗?你如果违背民意独自退兵,民心必定因此而颓丧,民心颓丧就会导致失败,那么联军就将把责任转而指向你。”陶侃无法反驳,于是留下来不再离开。
后来,“骑虎难下”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演变而来,用来比喻行事虽遇困难,但迫于情势而无法中止。
【讨论】
(1)庾亮为什么想削除苏峻的兵权?造成什么结果?
(2)温峤如何说服陶侃留下来?
【造句练习】
例:他把事情过份的夸大,造成现在骑虎难下的处境,实在尴尬。
【相似成语】
势成骑虎;進退两难;進退维谷
【课后时间】
请将骆、驹、驰、驯、骋等字填在适当的空格中:
◎ 背道而( )
◎ 桀敖不( )
◎ 纵横( )骋
◎过隙白( )
◎( )驿不绝
参考答案∶
背道而(驰)、桀敖不(驯)、纵横驰(骋)、过隙白(驹)、(骆)驿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