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好友有一天喝茶,聊到现在生活当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喜欢抬杠的人,俗称“杠精”仔细想想的确挺多的,古时候,管这些喜欢抬杠的人有一个文雅的名称,叫”三季人“,上网搜了一下这个来历,故事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何谓“三季人”?这个词语出处是出自于《子贡问时》,原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老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说有那么一天早晨,孔子的学生,子贡在院子里扫地,有一位客人就要往里面闯,说是要找孔子请教问题,子贡就连忙拦住了,说道先生还在休息,有什么问题,还用请教先生,我就能给你解答。于是客人就问子贡: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说:一年有四季,而客人却说:一年有三季。结果二人就争论起来,一直争论到中午还没有争出结果,彼此互不相让。这时候孔子就出来了,子贡就让老师来评理,孔子打量了一下客人说道:一年有三季。并且让子贡向客人道歉,之后客人就开心地走了。
等客人走后,子贡就很纳闷地问孔子到底有几季,这时候孔子说道:当然是四季,但是因为那个客人碧服苍颜,乃是田间的蚱蜢,生于春而亡于秋,它的一生只有三季,从没有见过冬季,你就是和他再争论三天,也会让它信服,还不如认个错,把他打发走就行了。
后来人们就用“三季人”来形容那些无知且又喜欢抬杠的“杠精”朋友们,明明是他错了,但是在他的意识认知中,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你再怎么争论,也没多大意思。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抬杠而抬杠的,你根本没有办法沟通的,说话都费劲,你还要纠正他的认知,在他们的眼里,你也是“三季人”,你也是“夏虫”,正如庄子所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是认知的不同,所有的大到国家间的战争,纷争,小到人情世故间的吵架,愤怒,猜忌,妒忌等等,都是事物的当事人的认知不同引起的,在对方的眼里,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夏虫””三季人“呢,所以也大可不必的利用自己的提前认知或者知识 的全面到别人面前去显摆,寻找那么一点小小的优越感。生活中,虽然无意当”三季人“,但也没有必要处处去当”孔子老夫子”要知道,实话实说每个人的认知也有限,没有多少人愿意或者喜欢听你的提醒或教导,哪怕是善意的,其中包括自己子女,亲人和朋友等等,更别提这类杠精了,所以还不如好好的经营自己,远离这些“三季人”“垃圾人”不要去争论和劝导,当一个与世无争的闲云野鹤,逍遥子!倒也快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