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哥 干嫂(亲情散文)
作者 崔洪国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在我和妻子的人生经历中,有几件干哥和干嫂助力的事情一直让我十分感动,每当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无限温情和感恩。
——题记
一
干哥干嫂对我和妻子是有大恩的人。离开老家,到沾化和省城,中间到海阳,我们一直非常热络地互动着。我2018年在海阳工作那会,干嫂还到海阳去看过我,我和妻陪着干嫂去了海滨的万米金沙滩一起去看沧海明月,我们还从亚沙村东边的湿地公园从南走到北,听着东村河的水声潺潺,在湿地公园的虫吟蛙鸣里欣赏着山海相依,面海朝阳的美景,海阳因此也给干嫂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与妻子和干哥干嫂是后来建立起的深厚感情,也算是人们常说的缘分使然吧!很小的时候,我家里是四哥与干哥拜的交。在我们那地方的农村,孩子从小都要在本村或邻村找个年龄相仿的拜交,两家成为干亲戚,这中间的讲究一是能为孩子托福,二是相互有个帮衬,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刚拜交头几年还走动频繁,孩子逐渐大了关系也就疏淡了,就是知道有那么会事。有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两家一直走动着,越走动关系越熟络,处得好的就和一家人一样。
我们和干哥家是一个村的,我们家在村西头,是崔姓的大户,干哥家住村中间,是田姓的大户,四哥和干哥拜交后,两家一直就是当很近的亲戚来回走动着,平时也在在两家的日子营生上相互照应着。过年过节了,就要正儿八经走亲戚了。每次过年四哥到干哥家里走亲戚,我都会跟着去。去之前,娘在簸箩子里放满了馍馍,桃酥和年糕,还有炸好的菜盒子,有时娘也一起去,有时四哥和我一起去,挎着簸箩子,一个村住着,一会就到了。
因为是年节,这样的走亲也很有仪式感,每次婶子和叔(我们老家对干娘和干爷的称呼,那种称呼不仅亲切,更和一家人一样)都要留下我们吃饭。去了一会,婶子拉着我的手,摸着我的脸,问长问短的说一番话,就去忙活午饭了。娘有时也帮着婶子一起拾掇,每次都是做一桌子菜,有我特别爱吃的猪肉粉皮,炒鸡蛋,煎香椿,炸耦合,炸萝卜丸,两家人围了桌子,一边吃着,一边说笑着过年的光景,那情形一直长存在我记忆的深处,从来没忘。
二
那时干哥家里的日子比我们家要好得多,干哥家是识文断字的家庭,我的那位叔也很有学问,干哥和家里的两位姐都上过高中,在我们村里属于很有文化的一家人。每次到干哥家走亲戚,除了能吃到婶子做的美食,我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人们话家常的时候,我把干哥和干哥家里姐姐的书翻腾出来,摆在炕上,一本一本的看,那些书有干哥和姐姐上学的课本,有他们从联社和县城买回来的小人书,一本一本都编了号,过年走亲戚,吃好吃的,看小人书成了我到干哥家最大的趣事。每次去干哥家之前,我就惦记和盼盼着干哥和姐姐们那些好看的书。后来,干哥见我那般喜欢,他大了后逐渐把《南征北战》《冰山上的来客》《上甘岭》《五十一号兵站》等一些小人书都送给了我,四哥专门给我打了个盛书的木盒,加上娘和哥哥给我买的,逐渐攒了四五十本,都整整齐齐放在木盒里,成为我童年岁月里最好的精神伴侣。
叔和干哥一家人头脑活泛,很早就在我们村里开了一家代销。后来干哥家里翻盖了新房后就冲着后面的大街开了个代销窗口,加之正在村子中间,来回买东西的很方便,所以在那个物质不是很丰富的年代,村里有这么一个代销生意也挺红火。叔和婶子人热情,和善,特别是我那位叔,虽然话语不多,但始终面带微笑,给人厚道,善良,实在的感觉。和气生财,叔和干哥一家人天天脸上的微笑也确实在村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后来,干哥到敦煌等地做厨房设备安装等生意,传承了善良,诚实,淳朴的家风,也是做得有声有色。
干哥和干嫂走到一起,在我们村算是门当户对,金玉良缘。干嫂家和我姥娘家隔得不远,论起来也是亲戚里道。干嫂家庭属于中上等人家,家庭条件好,干哥家里为人处事和家业在远近村里也是出了名的。所以他们二人虽算不得青梅竹马,但成家后也是举案齐眉,和和睦睦成为村里口口相传的佳话,我记忆里就没有见他们两人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干哥性格内向,话很少,干嫂善解人意,懂得谦让,一家人的关系融洽,也对我和妻子产生了重要影响,让我们一直懂得做人要和气,要善良,要诚实,心里要多想别人,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干哥干嫂儿女双全,大学毕业后都找到了理想工作,成了家,小日子都红红火火的,真应了干哥干嫂一直信奉和坚持的待人真诚,做人善良,好人好报的处事箴言。
三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在我和妻子的人生经历中,有几件干哥和干嫂助力的事情一直让我十分感动,每当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无限温情和感恩。1996年也就是我到沾化工作的第二年,我和妻在恋爱长跑中合计着结婚成家事宜。工资少,家里日子窘迫,实在没有多少钱张罗,又不能太过寒酸伤了妻的心,虽然岳父母没有太多奢望,但毕竟也是闺女出嫁,总要说得过去才好。干哥和干嫂知晓了我和妻的难处,就把我们结婚的事宜揽了过去,不仅给我们花4000多元买了一台25英寸的长虹彩电,还雇了车喜气洋洋的把穿了新婚嫁妆的妻和我一起送到了200公里外的沾化,帮着我们在沾化安下了家。后来干嫂告诉我,那台彩电还是她托了在博兴百货公司卖彩电的哥哥给买出来的,那时我的工资一个月才300元左右,4000元钱实在不是小数目,那台彩电也是我和妻子最爱惜和珍视的一件物使,陪着我们在沾化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