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生产机制”是儒家传统倡导的种种伦理。而在西方,这个“道德生产机制”就是宗教。西方人去教堂做礼拜,神父们在上面讲来讲去的,也大多是那些道德信条。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欧洲中世纪的各个教派看作是大大小小的“道德生产工厂”。
严厉的教派,招募信徒时就比较严格,有共同核心信仰的人才能加入。这样,组织内部的同质性很高。遇到事情,战斗力比较强。平时不遇到事情,对信徒的道德塑造能力也比较强,对信徒违反道德的威慑力也比较强。
这是啥?这就是道德生产最大化。这家道德工厂的产品的产量、质量都很高。完成了自己的社会使命,适应了社会需要,那当然就能持续吸引社会资源,能长久存续。
那再来看那些宽松教派,他们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参加者都更愉快,没有人约束,于是他们没有生产出社会需要的道德产品,而更像是轻松愉快的俱乐部。站在社会角度来看,啥也没生产出来的组织,这就是多余的组织。多余的组织在平时也无所谓,但一旦出现社会的普遍危机,就得不到社会资源的持续输入,就穿越不过时间的进化剪刀。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中国的宗教组织通常都不太严格,而像俱乐部?因为中国社会,有儒家伦理这个独特的道德工厂,不需要宗教来生产道德产品。所以,宗教当然就可以是俱乐部。
要是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推论:
如果一个组织,甭管是西方的基督教组织,还是现在的企业组织,只要这个组织想生产些什么东西,想向社会交付特定的产品和功能。那就要规矩严格、提高门槛、宁缺毋滥,随时准备清理门户。反过来呢,有些组织不想生产什么的,当然也就无所谓了,怎么开心怎么来,想要的就是过程的轻松愉快。
典型的西方好公司:一把扯掉公司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旗帜鲜明地只说一句话:我们只招成年人。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其实内涵非常严厉,最近我听到很多公司都在说这句话。
它的内涵有好几层:
第一,公司不是员工的妈妈,不会事无巨细、方方面面地照顾员工;
第二,公司随时会给员工制造挫折感,而且不会照顾员工的感受。到时候请你用成人的方式对待这些挫折;
第三,公司会不断提高筛选人的标准。
你听听,这不就是最严厉的教派对待教徒的方式吗?不用惊讶,这是所有生产型组织必然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生产协作体。
听到这儿,如果你觉得刺耳,不舒服,公司不是集体吗?不是一个温暖的家吗?怎么在底层会是这么一副严厉的面目呢?
最近一位老板是这么跟我说的。
他说,描述一家公司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象限法,就是我们把效率高不高,和员工心情好不好当做横轴和纵轴,这就出现了四个象限。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效率又高大家心情又好。但是,对不起,这种状态叫“心流”。熟悉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种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正常状态,可以排除。
好了,还剩三种可能。效率不高,同时员工心情也不好,那这种公司压根就不会存在。这也可以排除。
那就剩下两种可能性了。大家心情很好,但是效率不高,员工高兴了,但是老板不乐意啊,事实在市场上这样的公司活不下来,因为它什么也生产不出来,所以这种公司也不会存在。
你看,只剩下一个状态了,就是效率高,但是大家适度地容忍心情不好。只有这种状态可以持续。
所以,为什么所有的公司都表面上宽松亲和,实质上严格约束。
这算是一个扎心的解释吧~但愿今天这个话题没有破坏你上班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