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年来全世界都崛起了一批互联网公司,它们身上有一个奇怪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总是愿意对外展示自己年轻、活泼、宽松的企业文化形象,公司装修时髦,有宽大的公共空间,穿大裤衩子和拖鞋可以上班等等,这和老式公司不一样。但是另一方面呢,互联网公司的竞争环境又非常惨烈,所以搞出来什么996工作制,过劳死这些鬼东西。
你看,好像有点精神分裂哈。那这互联网公司,对内部组织的策略,到底是严格更好呢?还是宽松更好呢?
赖建诚老师的《教堂经济学》,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教堂经济学》这本书,研究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组织,不过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的,所以得出来的很多结论也很有意思。
你说,对于一个宗教组织来说,分两类,一类教规严格、苛刻、门槛高;另一类教规宽松、开放、门槛低,两种风格的组织哪一种更有利于组织的长久存在?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当然是教规宽松开放门槛低的,更受人欢迎。如果把宗教组织看成是企业,企业当然要能广泛地吸纳社会各界人才,为最广大的人群服务,才能有活力啊。
中国历史上的经验也是这样。就拿中国的宗教,佛教来说,唐僧,也就是玄奘,他取经回到长安,获得那么大的民间声望和朝廷那么坚定的支持,但是他创立的唯识宗,就是因为门槛太高,过不了多久,就销声匿迹了。相反,在中国佛教史上,是门槛很低很低的禅宗和净土宗最后发扬光大。
但是,读了赖建成的这本《教堂经济学》,可以发现在欧洲历史上,这个规律恰恰是反过来的。那些教规严厉、坚持传统的教派,比自由开放的教派,更能长久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罗马帝国原来就是宽松的多神教,什么神都不排斥。罗马帝国每征服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地方的神请到罗马来,供到万神殿里去。结果却是:被严格的、更苛刻的一神教基督教取代了。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欧洲历史上教规严格的教派,信徒的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教育程度较低,但每周参与教会活动的时间更多,对教会的捐献比例反而更高。虽然都是大老粗,但大老粗在一起,反而组织力很强,这些教派可以经得起风雨,能长久存在。
而自由宽松的教派呢,吸引了那些素质较高的信徒,他们收入更高、文化水平更高,但这些人加入教派以后,对教派的参与和奉献较少。看上去“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但其实组织力却很薄弱,一帆风顺时还好,如果一旦遇到外界变化,队伍立马就不好带了。
所以,个性自由解放和组织长久存续之间是矛盾的。WHY ?这就需要从组织的功能说起了。
任何人类社会的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对于社会来说,宗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宗教都是用类似天堂地狱、今生来世的描述,来约束信徒多做善事不做坏事。
别小看这件事,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啊。社会成员普遍的高道德,从经济学上讲,可以大量节省交易费用,提高人际交往和合作的顺畅度。可以说,道德是一种很重要的、高价值的公共品。所以,每个社会都要有自己的“道德生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