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口号,辛亥革命正确的描述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19 18:04:07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提出的“振兴中华”战略构想,是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宣传口号的理论肇始,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历史源头。辛亥革命迄今已经110年,一个多世纪以来,“振兴中华”一直是回荡在华夏大地上的时代最强音,成为砥砺中华民族战胜外侮内患、抗击灾祸劫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振兴中华”的提出和发展

1894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屈辱而悲怆的一页。当甲午海战的浓烈硝烟尚未散尽之时,当大清帝国的君臣忙于割地赔款之际,另一件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发生了: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发起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在起草的《兴中会章程》的第一条中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感应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孙中山忧心如焚地关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境遇,及时揭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历史主题,使杂乱无章的历史大潮律动起激越高昂的旋律。

“振兴中华”这一战略构想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主自强意识的觉悟和觉醒。随着时代演进和形势变迁,孙中山不断升华和深化“振兴中华”这一战略构想的主旨和内涵。1895年2月,他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重申:“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振兴中华”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又将“振兴中华”延伸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从而使“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升华为辛亥革命的宣传口号和政治目标。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先生焚膏继晷地撰写了《实业计划》和《建国方略》,将实业救国理念作为“振兴中华”战略构想的内核和枢机,充分体现了其超拔深邃的政治远见和社会抱负。用现代眼光来打量和审视《实业计划》和《建国方略》,不难发现,孙中山先生是自觉清醒地把握了“振兴中华”必须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的。

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反抗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主客观因素的阻遏,辛亥革命并未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见到“振兴中华”这一战略构想变成现实,但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宽阔胸襟和宏大视野,大力倡导和着力践行“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和历史宏愿,并寄望国人“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从而在思想上精神上实现了历史伟业的启蒙和发轫。

一百余年岁月山河,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振兴中华”正在成为现实。正如**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是,令他们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们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为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刘金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