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史记中记载,“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可以推测,汉武帝时期,人们纪年和纪月都是用的地支,纪日用的干支。
《黄帝内经》中“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干支纪日的天文意义: 日为干、月为支,日月同时运行,在这种组合下,就是一周期就是60,一个周期两个月,每月开始干支纪日都不同,故又可以反推。
至于说什么必须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则是在这种巧合之下的诠释。
4.干支纪月的天文意义
始于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的太初历;
地支纪月是它的本质意义,从黄帝时期开始就一直运用,地支的最初含义就是将一年的万物变化分为十二个阶段。
先定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中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里重点表示各自对应的时间,古代有其他叫法)为四季的开始。根据一年大约12个月亮周期,将太阳运行的黄道的12等分。每季3个月。
五季十月和四季十二月的对应关系
十二地支月开始时间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是:每个地支月对应两个节气,前一个节气为“节”,后一个节气为“气”或“中气”。例如,寅月对应立春和雨水,卯月对应惊蛰和春分。立春是一年之始。
地支月是一年太阳运动的12等分(等角度),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夏季地球在靠近远日点,每月31天,午月多为32天,冬季地球在近日点,每月30天,子月多为29天。
十二地支表示月份与节气的关系如下:
1. 子月大约对应阴历的十一月,包含大雪和冬至。
2.丑月大约对应阴历的十二月,包含小寒和大寒。
3. 寅月大约对应阴历的一月,包含立春和雨水。
4. 卯月大约对应阴历的二月,包含惊蛰和春分。
5. 辰月大约对应阴历的三月,包含清明和谷雨。
6. 巳月大约对应阴历的四月,包含立夏和小满。
7. 午月大约对应阴历的五月,包含芒种和夏至。
8. 未月大约对应阴历的六月,包含小暑和大暑。
9. 申月大约对应阴历的七月,包含立秋和处暑。
10. 酉月大约对应阴历的八月,包含白露和秋分。
11. 戌月大约对应阴历的九月,包含寒露和霜降。
12. 亥月大约对应阴历的十月,包含立冬和小雪。
注意:地支表示的月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分的,而不是与农历月份一一对应。阴历每月必然包含对应地支月中的中气。比如正月必然有雨水,不一定有立春(今年的立春就在腊月)。
地支纪月一年就是地球公转一年,起止时间具有实际的天文意义,对指导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干支纪月5年一循环,对应的天干变,地支不变。干支纪年的一年从正月初一开始。
5.干支纪纪年的天文意义:
干支纪年: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颁布四分历开始。
干支纪年与木星和土星的周期有关。
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11.86年),与地支的计数相同,故古代木星叫岁星,土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30年(29.4571年)。
每过20年,土星和木星、太阳会位于同一直线上,土木位于太阳的同一侧。一个甲子中有3次。甲子、甲申、甲辰。
这是2024年2月8日的星象图。2月10日日甲辰年龙年,可以看到土木在太阳一侧,且连城直线。
每20年中的中间一年,土星和木星、太阳会位于同一直线上,土木位于太阳的两侧。一个甲子中有3次。甲戌、甲午、甲寅。
土木位于太阳两侧
土木在同一位置和太阳位于同一直线的时间是60年,土星运行两周,木星运行5周。每十年会有一次土木和太阳在同一直线的情况,为纪录天象,以天干表示土星,以地支表示木星。以天干地支组合可以记录土星木星每年在天宫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