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意思是,战国年间的陈贾诽谤周公,宋朝的陈贾诽谤朱熹,一古一今两位陈贾,不但同名同姓,连行径都如出一辙,可叹啊,可叹!
替罪羊陈贾虽然在孟子面前碰了一鼻子灰,还被后人嘲讽,孟子虽然大义凛然,一番道理貌似都是正理,挑不出毛病,但是,孟子这番道理虽然适用于君子的自我修养,却真的不大适用于大型组织的管理。
因为在人类天然形成的群居模式里,首领只有够强,才能够形成向心力,而一旦他变弱了,那么,无论道德水平有多高,离心离德总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犯错就是变弱的表现,所以领导者是不能犯错的,换言之,有德有位的圣人确实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半人半神,神人同体。
无论他是不是这样的存在,至少要让大家相信他是这样一种存在。
所以汉朝以后,贾谊提出了“阶级”概念,要让皇帝和老百姓拉开距离,所以相权才变得格外重要,国家运转一旦出了错,宰相或者其他具有宰相资格,位高权重的人,就会成为替罪羊,皇帝的权威无论如何都不能受到丝毫减损。
皇帝就算有错,并且承认错误,最要承认的也应该是“失察”一类的错误,检讨自己被奸臣蒙蔽了双眼。
这样一种政治智慧来之不易,因为替罪羊原本应该是最高统治者本人,这就是蒙昧时代里的酋长也好,首领也好,王也好,所必须承担的风险。
而替罪羊角色下移,最高统治者权威无损的策略,在东方和西方不约而同都出现了,西方甚至还搞出了专有名词“教皇无谬性”和“国王无谬性”。
回到齐宣王的问题上,这个时期的战国列强已经纷纷走向集权了,统治者不能示弱。所以打肿脸之后必须充胖子,打落牙齿要往肚里吞。
当我们读历史,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直觉上总会在个人道德的层面上生出反感,殊不知如果把孟老夫子安置在齐宣王的位置,齐国早就撑不到如今了。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孟子倒也不会介怀,反正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孟子的另一个问题是,他本人是高知,能和国君近距离相处,期待的是一个君子型的统治者,是人而不是神,知错就改,而他没想到群氓想要的不是人,而是神,不是知错就改的人,而是不会犯错的神。
齐宣王的纠结至于齐宣王,他之所以会有纠结,是因为战国时代,集权政治刚刚萌芽不久,各国统治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比谁多几分历史经验。
而在百家争鸣当中,各家各派为了斗嘴能赢过对方,就很有编造论据的动机,于是所谓的历史经验越来越丰富,所谓的历史上的名人名言也越来越多,把各国统治者忽悠得五迷三道,到底信谁不信谁也就只能凭个人偏好了。
所以,以齐宣王所知道的历史经验,所学过的政治哲学和管理学知识,还不足以使他认识到自己作为集权统治者,“国王无谬性”必须成为标配。燕国的事情高开低走,丢了脸,其实也没太大关系,只要找个替罪羊*掉,给国民情绪开一个宣泄口也就是了。
看完陈贾和孟子的这一场唇枪舌战,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想想:战国诸侯做什么都喜欢拉帮结派,毕竟在势均力敌之下,谁也不敢不考虑国际关系,所以齐国对燕国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难道就真是单枪匹马搞出来的,一个盟友都没拉吗?
人家还真是有盟友的,只不过司马迁和司马光都不知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时段里的国际舞台上还发生了哪些大事呢?
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