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难度较低,补课效果更为明显,,小学阶段普遍高分甚至满分的情况,并不在于其难度过低没有区分度,而是补习对于成绩提升过于明显,使得优秀的学生固然获得高分,普通甚至资质稍差的学生仍然刻意通过培训获得高分。
比如其难度设置按照每个学生课余学习一个半小时,周末玩乐的情况下进行,90分以上的孩子就已经是绝对优生,但中等生刻意一天学习两个小时,周末补习一天,轻易的获得高分,而课堂跟不上的孩子,也刻意每天学习三小时,周末两天都补课,同样的高分,反而那些从不补课的优秀孩子的90出头的分数不那么出色。
一些什么思什么方的机构,往往将小学有限的知识点整理出各类套路,学生只要替换数字按部就班套用就能获得满分,这让很多思维能力相对一般的孩子的差距被掩盖,而家长往往更容易看的是分数而不是分数如何取得。
到了初中尤其初二以后,数学和物理学科对于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使得原有的套路化模型学习的劣势开始显现,而很多小学并不出色的学生成绩上升,但这种幅度并没有印象中那么明显。
模型化培训仍然有效果,只是对于基础能力要求更高,原本培训的孩子会出现分层,一部分面对更高层次需要一定思维的模型化训练出现不适应,即体现出明显的初二分流现象,而另一部分通过更大的投入,仍然可以取得成绩的保障,而到了高一以后,这部分孩子即使补课也不再具有明显的效果。
高中补习现象的减少,一是生源数减少50%,且这减少的后50%往往在小学和初中过度补习的比率更大,二是相比较小学和初中,高中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培训,三是高中补习收益更小,初中一节课可以讲解很多知识点,而高中很可能只讲解一道题目,而高中题型变化众多,培训的投入产出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