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在说自己的孩子阅读习惯不好,学习专注力不强,不是看书坐不住板凳,就是总爱溜号,搞小动作,无论是课下课上,都是小毛病一大堆。
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呢?家长们也是用心良苦,有的去看各种各样的教育书籍,有的去查资料,甚至有家长还去专门报了训练孩子专注力的课程,包括游戏,运动,等等方式,就是为了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的效率,学习的专注度。可是学的时候是一回事,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又是一回事。有的因为操作难度大,或是没有坚持下来,或是各种各样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收效甚微。
其实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最简单的方式可能最有效呢?
朗读就是一种最简单,却可能产生极好效果的一种方式。宋代文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近代胡适又加了手到,鲁迅先生又加上了脑到。
其实这里强调的是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去学习,才能够帮助我们扎实记忆,高效学习。而朗读正是需要从眼到,口到到心到的一种学习训练方式。在朗读过程中,眼睛要看着读的文字,嘴上要大声地读出来,心里要学习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无法三心两意的。通过不断地朗读,高声背诵,既可以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情况,又能够解决阅读效率低的问题;既可以增加识字量,又培养了语文阅读的语感,真的是一举多得。
而且,如果说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那么朗读就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
朗读貌似简单,可是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还是有一些要领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训练朗读,要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仪式感。
首先,朗读要做到正确地读。对每一个音节做到发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回读。要让孩子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要求孩子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对于文章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必须先正确认读,防止读错。朗读时,速度应先慢后快。
其次,朗读还应注意流利。流利的朗读速度要接近平常说话的速度。要做到流利朗读,必须要多读,熟能生巧,还要注意扩大孩子的视野所能看到的字数。
有些孩子容易出现拖腔拖调的现象,因此在平时指导孩子朗读时,要经常提醒孩子词语连读,和标点的停顿习惯。如果孩子一眼能看到一个词语或词组,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连续地读出来,朗读就会比较顺利。
再次,朗读要有感情,控制节奏。通过比较、揣摩、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把情感融入内容,用心感悟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朗读出作品文字后面更深一层的意思,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态度和感情色彩。
还有一点,朗读的时候尽量有一些仪式感。不要随随便便,要挺脑抬头,以正确姿势拿书,选择一块空间相对大些的场地。家长也要认真地听。这样对于一些胆子较小,或是有怯场心理的孩子,都是一个改善。如果孩子声音小,家长可以离远一些,鼓励孩子大声朗读。只有敢于大声朗读,孩子才会“入戏”,才能投入真情实感,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否则,声音如蚊子嗡嗡,大人听不清,自己不敢读。朗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以上这几点,看似简单,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却有一定的难度。只要孩子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每天读书的前5分钟去朗读,或是专门找一篇散文,诗歌去朗读。家长能不厌其烦地坚持下去,指导下去,孩子的朗读水平肯定会得到提高的。孩子的口语表达、语文素养、自信心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最后,大家可以订阅我的专栏“关于孩子阅读的那些事”,您关心的孩子阅读的事,相信都能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