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谈到了苏格拉底,我们就不得不对他和孔子进行一番比较。
西方一直不承认中国有哲学,也不承认中国有哲学家。五四以后的那些新晋学术超人如胡适等,也是为这种观点摇旗呐喊的。但实际上,西方有此观点并不奇怪,那是因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缺少了解。中国人自己持有这种观点,就奇怪了。
据史料记载,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也就是说,孔子去世10年后,苏格拉底出生。苏格拉底比孔子晚出生82年。
如果是在今天,资讯极度发达,一种新的思想,在一瞬间可以传遍世界,这82年,就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说隔了几代人,也不为过。但古代,资讯极度不发达,说他们差不多是同代,也并不过分。
除了差不多算是同时代之外,这两个人还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特点,他们自己都没有著作传世,或者说,他们自己并不著书立说,他们的学术思想,均是由其学生整理传世的。孔子自己编纂了一些书,诸如《春秋》、《诗经》等,但他并没有将本人的学术思想写成书。他的全部思想,是由其弟子甚至是再传弟子,以对话录的方式,编撰而成。
苏格拉底同样没有自己的学术著作,其学术思想也是由其弟子以对话录的方式编撰而成。所不同在于,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是由一个人,也就是其学生柏拉图编撰完成的(当然,亚里士多德也有部分贡献)。而孔子的思想,却是经过很多人共同完成的。
严格说来,柏拉图哪怕是以对话录的方式编撰了苏格拉底的学术观点,但这已经不是苏格拉底的学术观点,而是柏拉图的。同理,孔子的学术思想,由诸多弟子编撰成好几本书,这些书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已经不能算是孔子的,而是其学生所理解的孔子思想,是其学生的思想。都不能算是原著,只能是传承。
因为孔子的思想是由多名学生通过多本书表达出来的,所以,他的这些学生在学术界或者历史上的地位,受到了影响,未能独立成为大家。相反,苏格拉底的思想由柏拉图完整表达,苏格拉底成就了柏拉图,柏拉图成为了大家,或者因此自成一家。
后世总结孔子的哲学思想,说主要是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有关礼,在此前,我已经写过文章了,此处不再赘述,至于这个仁,以后成了学术界一个争论不休的字。《说文》解释说,仁,亲也。《礼记·经解》解释说,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中庸》和《孟子·尽心下》都解释为,仁者,人也。此外,《论语·颜渊》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庄子·在宥》有“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大学·中庸》有“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如果希望通过这些解释去理解仁,别人不知如何,反正我是被搞糊涂了。我个人更喜欢胡思乱想,于是便想到了仁这个字,左边是人旁,右边是二字。于是,我以为,仁其实就是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哪二者?人和人之间,是二者,人和物之间,是二者,人和社会之间,是二者,哪怕是一个人之间,阴和阳,是二者,善和恶,是二者,爱和仇是二者。
若真是如此,那么,仁所讲的就是一个人的中庸,也是一个群体里,人和另一个人之间的中庸。向内修,个人内心达到了中庸,就是仁,向外修,物我达到平衡,就是仁。
这样解释,是不是将上面所有的解释全说通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礼,所谓礼,也就是社会结构的逻辑、秩序、规则。
孔子讲仁礼,岂不是说,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所应该遵从的逻辑、秩序、规则?人如果能够达到遵从世界的逻辑、秩序、规则,也就是遵从道,就是仁。
这样解释,是不是更精准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这方面,苏格拉底与孔子相比,甚至远远不如孔子。苏格拉底并没有提出严格的核心思想。苏格拉底之前,西方的哲学家们研究的哲学,被称之为自然哲学,这里所说的自然哲学,有点类似于中国哲学的道,也就是逻辑、秩序、规则,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中国哲学的道。但从苏格拉底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转变,开始关注人类本身,也就是更偏重于主观对客观的认知,这种认知,中国人后来也总结了,是理。
总结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有这么几个关键词,第一个,爱。第二个,伦理,第三个,辩证,也就是对立统一,第四个,真理。
别的不多说了,我们看一看这几个关键词,爱,在孔子学说中,就是仁,但仅仅只是仁的一小部分。至于伦理,不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规则吗?辩证就更是仁了,前面我已经说了,阴和阳是二者,爱和恨是二者,善和恶是二者,这些,不全是对立统一的?真理其实不用说了,所谓真理,也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理,也就是由道而明白那个终极目标,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孔子可是有很多关于道的陈述,当然,在孔子看来,哪怕是道,也是在仁之中的。
显然,大家今天去看由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一是觉得似乎不成体系,二是显得有些零散,三是相互矛盾。说到底,是因为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一样,找出一个仁字,全面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但另一方面,在分支方面,他的表达,又要比孔子精准得多。
或者换一种说法,孔子虽然总结出了仁这个关键字。但实际上,孔子本人或者他的记录者,并没有非常直观地将仁这个字的全部含义解释清楚,以至于后代一直在那里争论不休。仁如果说是一个大体系的话,那么,这个大体系之下,还包括了很多支系,孔子之所的哲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仍然是以仁为核心的概念,诸如仁爱、仁智、仁慈、仁善、仁政等等。正因为他本人或者他的记录者没有完全理解或者精准地阐述仁的全部含义,因此,包含在仁这个哲学核心中的分支体系,也就无从表达。
孔子的仁体系,是一个总谱。在这个总谱之下,会有多少支系,简直无法准确统计。相反,苏格拉底的思考路径和孔子是完全相反的,我想不清楚这个总系,那么,我就先找支系,找到一个算一个。于是,他找到了诸如爱、伦理、辩证、真理等等。
正因为如此,也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发展。后世,中国哲学一直追求那种能够更具包容性的词,或者说更能体现哲学高度的词,除了仁之外,还有道、理、甚至包括儒等。这些词,要解释起来,没有一个是具象的,都十分的抽象。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高度,是顶端,需要能够有足够的包容量来包容支系。
相反,西方哲学却一直在追求更加具象的表达。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因为西方追求具象表达,也因为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将诸如阴和阳、善和恶这一类极端对立的认知确定为辩证,等于为思想发展划定了一个界限,人们很容易排队,哪是唯心主义的,哪是唯物主义的。
中国没有这样划界,所以,中国哲学中,如儒家哲学,严格说来,更加的唯心主义。但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在大量唯心主义的认知之中,又掺杂着大量唯物主义的认知。当然,这也因为中国哲学思想,是从经世致用出发,考虑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可能绝然地分开,就像阴和阳不可能绝然分开一样。矛盾虽然对立,终究还是要统一的。
如果认同我上面的分析,那么,我们就应该认同一点,孔子和苏格拉底,或者说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起点上,基本是相同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更不存在谁有谁没有之别。
如果将这两个人的出现,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同步的,正因为同步,才在差不多同时代,东西方出现了孔子和苏格拉底。
来源:二号首长黄晓阳的博客